2016-12-15
相信了解福特歷史的朋友們看到標題中的“白兔”應該不會感到突兀,因為福特車標的靈感就來自于一只奔跑中的白兔。而在今天的體驗中,這群“白兔”不但身高腿長,而且不畏冰鏡雪深照樣奔跑自如,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將個中感受和大家分享。
福特的SUV車型歷史要追溯到1966年,當年福特推出的Bronco車型旨在滿足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堅固耐用,性能可靠多用途汽車的需求”,從此這一產品譜系逐漸壯大和細化。截止到今天,福特在中國市場共有5款SUV車型在售,其中翼搏、銳界、翼虎在長安福特國產,撼路者在江鈴福特國產,探險者則為原裝進口車型。
據福特亞太區大中型車產品研發總監Madhavchandra Menon先生介紹,這種減震筒與彈簧分開布置的做法消除了原本皮卡車型底盤整體橋后懸掛舒適性不佳的特性,目前撼路者是首款應用此種設計的福特品牌SUV車型,福特新一代皮卡車型根據產品定位也將采用此種布局。
為什么說跟著撼路者復習冰雪路況駕駛?常年在北京生活的我并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冰雪路況,而練習駕駛技巧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位老司機了,從這點來看撼路者是最完美的“人選”,非承載的高通過性車身結構和完備的電子控制系統保證車輛本身不會出現能力不足的情況,一方面補足了駕駛員生疏的冰雪駕駛技巧,另一方面可提供更為充分的安全防護。
非承載車身的一個突出特性就是路面震動要先經過車架才會傳導進入車內,這中間就存在很多柔化、吸收和隔離的可操作性,在這種細碎砂石路面行駛時,雖然能夠聽到底盤傳來的敲擊聲音,但傳導至人身體上的震動非常輕微。
萬里冰封秀麗迷人,但在林間小路上行駛絲毫不能掉以輕心,一旦輪胎偏離車轍蹭上兩側松軟的雪墻,再打方向和加油門都只會令車輛越陷越深,只能松開油門溫柔停車,然后倒車回到正確的路線上來。
雖然路線具有一定難度,但在撼路者強大的通過能力面前不算什么,全程只需調整致雪地模式、穩住油門、看好方向即可順利通過,227mm的離地間隙離車轍中間的硬雪還有很大一部分距離。在半天的體驗中,可以感受到撼路者扎實的底盤以及良好的動力匹配,較長的制動踏板和油門行程便于駕駛員更為精確地控制車速,車側踏板也并不僅是裝飾。這些部分都體現出一款非承載SUV的專業型。
展開余下全文
相關車型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