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剛剛過去的2017年,受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坡等因素的影響,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速開啟降溫模式,全年銷量增長率僅2.1%,為5年來的最低值。網上車市盤點2017年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后發現,其中4個車企終端出現下滑。值得關注的是,59.1%的高增速讓吉利汽車成為上榜車企中增幅最高的車企,并成功超越長安福特、北京現代兩大合資車企,排名也由第10名攀升至第6名;北京現代排名下滑4位,跌至第10名。
NO.1 上汽大眾
上汽大眾累計銷量達2,063,077輛,同比增長3.1%,超額完成205萬的銷量目標。與此同時,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速僅為2.1%,作為一個200萬級別的車企,能夠跑贏大市實屬不易。近年來,SUV產品線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讓上汽大眾下定決心在產品上謀求生變。2016年底開始,采用MQB平臺打造的途觀L、途昂相繼上市,這兩款車也成為上汽大眾2017年銷量增長的關鍵。同時2018年,基于 MQB平臺打造的朗逸也將投放市場,新車的推出或將讓上汽大眾持續保持領先。
NO.2 上汽通用
2017年,手握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的上汽通用全年銷量達2,000,187輛,同比增長6.0%。三大品牌也均實現了增長,其中增速達46%的凱迪拉克最為強勢。2017年,通用終端整體增量為11.3萬輛,僅凱迪拉克品牌就貢獻了5.5萬輛的增量。全年銷量超17萬輛的凱迪拉克高居豪華汽車市場第四名,旗下的XT5、XTS也成為各自細分市場熱銷車型。2018年,別克GL6、凱迪拉克XTS將開始放量,上汽通用的增長態勢或將得以延續。
NO.3 一汽-大眾
在大眾、奧迪品牌的助力下,一汽-大眾2017年全年銷量達到1,957,188輛,同比增長4.5%,增速超過了同門兄弟上汽大眾。要知道,一汽-大眾旗下的大眾品牌并沒有布局SUV產品,這樣的增長率也更有含金量。2017年,大眾邁騰、蔚領成為一汽-大眾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提供了超過10萬輛的增量。對細分市場的精準把握,成了一汽-大眾增長的關鍵所在,邁騰、速騰、捷達、高爾夫、蔚領均成為各自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2018年,一汽-大眾旗下的大眾品牌將推出兩款SUV,奧迪品牌也將推出換代Q5L和國產Q2兩款重磅產品。新車推出后,或將助其登頂乘用車企冠軍。
NO.4 上汽通用五菱
受到汽車消費升級影響,近兩年來五菱品牌終端銷量一直處于下滑狀態。正如當初從微面轉向乘用車領域,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正在向精品乘用車市場轉型,未來的企業資源也將進一步向寶駿品牌傾斜。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乘用車銷量達到155.5萬輛,同比增長8.9%,增長動力全部來源于寶駿品牌。其中2016年年末上市的寶駿310和2017年2月底上市的寶駿510,憑借時尚的外觀、高性價比,贏得市場的認可,2017年兩款車型共計提供超過50萬的終端增量。2018年,與510采用相同設計語言的全新緊湊型SUV 530將正式上市,新車的推出或將助上汽通用五菱銷量達到新高度。
NO.5 東風日產
2017年,東風日產繼續領銜日系在華合資車企,全年銷量1,251,006輛,同比增長11.9%,排名上升兩位至第五名。對于百萬級車企來講,11.9%是一個相對比較高的增速。強大的產品陣容保障了東風日產的高增長,軒逸、逍客、勁客成為2017年東風日產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三款車型共計提供了10萬左右的終端增量,其中定位年輕消費人群的勁客上市不足半年時間,便闖入合資小型SUV細分市場前三名。隨著“YOUNG NISSAN 3.0”戰略的深化,東風日產品牌定位將更加年輕化,未來的產品也將更偏向80、90后消費人群。
NO.6 吉利汽車
全年銷量達1,248,004輛,同比增長59.1%。對于吉利汽車來講,2017年是品牌非常“傲嬌”的一年,這一年吉利汽車首次突破100萬銷量大關,超越長安成為自主一哥;同時吉利也超越了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排名從第十升至第六名。吉利在2017年能夠實現超過50萬的市場增量,主要得益于2016年推出的博越、遠景SUV、帝豪GS、帝豪GL四款熱銷車型的持續放量,此外銷量支柱新帝豪也保持了超過10%的增長。2018吉利將迎來產品大年,推出至少五款全新車型,新車型的推出將助力吉利挑戰158萬輛的銷量目標。
NO.7 長安汽車
2017年,長安汽車突然失去了市場節奏,停止了增長步伐,全年銷量下滑7.6%至1,062,716輛。旗下的CS35、逸動、歐諾、歐尚等主力車型均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其中緊湊型轎車逸動的銷量大幅下滑;此外受到低端MPV市場整體下滑的影響,歐諾、歐尚兩款車型的跌幅均超40%。2018年,長安汽車將進入新的境遇——享受大批新車帶來的紅利,包括去年年底上市12天便破萬的睿騁CC,此外全新逸動、全新CS75等將走量產品也將在年內推出。
NO.8 長城汽車
2017年,長城汽車旗下的乘用車板塊全年銷量為950,315輛,同比下滑1.9%。雖然是小幅下滑,但是長城過分依賴SUV產品的弊端還是在2017年暴露了出來,對比吉利汽車,這一產品結構缺陷更加顯著。除了H2、H2s、M6之外,其余哈弗SUV產品幾乎均出現了下滑,其中銷量支柱H6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萬多輛,即便WEY品牌市場表現較好,也無法彌補哈弗品牌填下的大窟窿。
NO.9 長安福特
2017年,長安福特全年累計銷售新車82萬輛,同比下滑13.1%,其中福克斯、銳界、翼虎、翼搏等產品跌幅均超10%。長安福特2017年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產品方面,蒙迪歐、翼虎、福克斯等主力車型多年未進行換代,而同級別的競品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同時小型SUV產品一直是長安福特的軟肋,本田的兩款小型SUV繽智、XR-V全年銷量均超15萬輛,而翼搏僅賣了3.2萬輛,甚至不到這兩個競爭對手的零頭。
NO.10 北京現代
2017年北京現代全年銷量達78.5萬輛,低于2016年全年,排名從第六跌至第十名。對于北京現代來講,政治事件不是銷量下滑的唯一原因。從產品結構來看,在緊湊型轎車市場布局3款產品,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內耗,尤其是定位類似的領動和朗動。SUV產品線方面,北京現代旗下的ix25、ix35等車型多年未換代,與競品相比,競爭優勢逐漸被弱化,此外產品力強勢的途勝也對ix35產生了一定的擠壓。隨著新產品的逐漸推出,北京現代能否在2018年逆襲,還有待時間驗證。
2018年已經正式起航,低增長將成為今年乘用車市場的主旋律。與此同時,受到汽車消費升級、多品牌運營模式的放開、“雙積分”政策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各大車企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如何把握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將成為車企領導層2018年的最難考題。(網上車市 2018年1月11日 北京報道)
展開余下全文
相關車型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