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0
寶馬集團2017年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新車銷量均創下新高,全球銷量同比增幅超過4%,稅前利潤首次突破百億歐元,達到833.44億元(106.55億歐元)。而背后強大的研發資金投入,是銷量和利潤增長的源動力。據寶馬集團公布的2017年年度財報顯示,寶馬集團去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比2016年增加了18.3%,達到477.77億元(61.08億歐元),為過去六年的最高水平。
網上車市從寶馬集團官方獲悉:2017年11月,寶馬集團在德國慕尼黑投資15.58億元(2億歐元)建立全新電芯技術中心。全新電芯技術中心可支持技術專家對電芯的設計和技術進行分析,以強化電池性能,并實現最優化的成本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此外,隨著電池技術的演進,寶馬第五代電力傳動系統將搭載功率更大的新電池,全新電力傳動系統可將純電池車的續航里程提升至700km,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純電動續航里程可提升至100km。
全新電芯技術中心占地約13,000平方米,可容納200名專家和研發人員,最早將于2019年投入使用。早在2008年,寶馬集團就已經通過BMW i車型(BMW i3和BMW i8)的研發積累了相關的電池技術和經驗,并獲得了高水準的評估能力。
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傅樂希先生表示:“寶馬集團將在全新電芯技術中心整合自身專業技術,致力于電芯核心技術上下游相關研發。所有研究重點都集中在如何提高電池性能、壽命、安全性、充電效率和成本控制,相信寶馬將在這些方面為行業樹立起新的標桿。”
純電動車續航將達到700km
2021年開始,寶馬集團將應用第五代電力傳動系統,新系統可優化電動機、變速箱、電源裝置和電池之間的配合。與采用三個單獨部件的上一代系統相比,高度集成的新部件設計更為緊湊。可擴展的模塊化設計使得該系統能夠靈活地適用于不同車型平臺,還可以使無論是生產或維修成本都能得到降低,由于系統體積變小,同時將獲得更多的乘載空間,兼顧了性能與實用性。
新一代電動動力系統基于模塊化設計,能靈活地搭載于旗下PHEV、Hybrid及EV等多款車型上,此系統包含動力輸出更強勁的電動馬達、容量獲得提升的電池組,以及變速系統。此外,由于系統體積變小,同時將獲得更多的乘載空間,兼顧了性能與實用性。得益于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寶馬第五代電動動力系統可讓純電動車的行駛里程提升至700km,在PHEV車款上,則能擁有100km的純電續航力。
三大電池工廠供應全球生產
得益于高度靈活的生產網絡,寶馬集團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對于電動車型的需求。所有電動汽車均已整合到了現有生產體系中。這一靈活化生產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實現了極大的靈活性,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迅速提升產量;二是充分優化了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三是為客戶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電動車型選擇。
目前,寶馬集團在全球共有10家工廠在生產新能源車型,并有三大電池工廠,分別位于德國丁格芬、美國斯帕坦堡和中國沈陽。值得一提的是,于2017年10月揭幕的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國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集電池研發、生產及測試于一體,進一步提升了華晨寶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力。
由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生產的首款動力電池已經應用在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新車搭載一套由2.0T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185kW,綜合峰值扭矩達420Nm,純電續航里程達61km,綜合續航里程達650km,每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1.9L。
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
在電動車領域,寶馬集團去年實現了在一年內交付超過1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2018年,這一數字有望提升到至少14萬輛。目前,寶馬集團電動車銷量占據了全球10%的市場份額,寶馬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之一。
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向全球客戶提供25款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隨著純電動MINI 、純電動BMW X3、BMW iNext和BMW i4的量產,寶馬集團將全線啟動新一輪電動攻勢。(網上車市 2018年3月20日 北京報道)
展開余下全文
相關車型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