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電動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由大至強的必行之路。”2月16日網上車市舉辦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質量與技術研討會上,北汽新能源營銷傳播總監曹斌說:“今年北汽新能源將迎來10歲生日,已將近35萬輛純電動車交付至消費者,電動汽車市場也將進入成長期,行業競爭正從品類競爭邁向品質、品牌競爭。”北汽新能源作為最早投身到電動車市場的品牌,已經對未來市場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今年將推出續航里程500km以上產品,同時還將實現全智能化的裝配和升級。
十年堅持 實現換道超車 連續6年領跑
汽車已經走過了130余年的發展歷程,而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至今僅30余年。近100年的時間差距,中國汽車工業高速追趕,但在技術層面仍然與國際化品牌之間存在差距。中國汽車工業人提出了換道超車,只有換道超車,才有可能真正的追上他人。北汽新能源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連續6年穩坐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并且在全球范圍內也與特斯拉比肩。
曹斌講述了北汽新能源近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他說道:在2009年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新能源汽車有發展。2014年我進入北汽新能源的時候,上半年只賣出了一臺電動車。受到了北汽紳寶老同事的質疑,但是讓他大跌眼鏡的是2014年下半年賣出了5,000臺;2015年賣了2萬臺;2016年賣了5萬臺;2017年賣了10萬臺,甚至一舉超過特斯拉,成為了世界第一的電動汽車制造與銷售企業。2018年賣出了15.8萬臺,在純電動汽車里面超過第二名將近60%。
在優異的銷量表現背后,則是異于常人的付出,如果在北京現代的付出是一,在紳寶的付出是二,在北汽新能源的付出將是四到五。“北汽新能源走的是一條沒有人走過、沒有經驗的路。最初銷售電動車時,社會上沒有充電樁,北汽新能源第一個承諾給消費者免費贈送并安裝充電樁。當時一臺E150 EV車型成本13萬元,為了拉動市場將售價定在8萬元,外加充電樁材料和人工成本,每賣出一臺車,虧損6萬元。”曹斌說道。此后為了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充電服務,拉動社會資源建設公共充電樁、推出對公換電、對私換電等多種補能形式。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北汽新能源不僅僅是銷量最高的自主品牌。如果沒有北汽新能源,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不會發展的這么快,因為北汽新能源這幾年的銷量讓社會看到了電動汽車市場潛在的巨大能量。如果沒有北汽新能源對純電動汽車十年前堅定的選擇,或許現在中國的新能源事業還處于插電混動和電動汽車路線之爭上。如果沒有北汽新能源,中國電動汽車的行業發展將不會這么廣;不會有這么多充電樁;不會有這么多換電模式;不會有這么多純電動共享出行汽車,以及各種探索的可能。
電動汽車市場進入成長期 從品類競爭邁向品質、品牌競爭
曹斌表示:“目前我個人判斷,電動汽車行業正從導入期邁向成長期。在導入期消費者對產品不太理解,缺少信任,所以只愿意用比較少的錢去買產品進行體驗。進入成長期后,將會從品類競爭邁入到品牌競爭。”電動汽車進入成長期,消費者已經認知到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的趨勢,他們將擴大自己的消費選擇名單。傳統汽車品牌、新晉品牌以及合資品牌的電動產品都將進入到消費者的目光之中。
品質、品牌競爭的本質將是質量與技術的競爭,所以北汽新能源在第一個導入期,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進入成長期北汽新能源產品隨之變化,首先推出打消用戶里程焦慮的產品,現在在售的車型普遍實際續航里程在400km到500km之間,今年還會推500km以上車型。曹斌補充道:“根據造車新勢力引領的消費市場需求,將對車輛進行全智能化的裝配和升級。”
進入純電動汽車市場近10年的北汽新能源,在產品質量控制與技術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7年車質網評選中,北汽新能源超越燃油車,投訴銷量比全國最低;J.D.POWER新車質量評選,北汽新能源榮獲包含燃油車在內A00級新車質量冠軍以及新能源評價特別獎;在中國質量協會的評選中,北汽新能源連續四年獲用戶滿意度頭名,市場滿意度最高。
電動化是智能化的基礎 中國汽車工業應抓住這次機會
汽車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四次大發展,第一次是機器代替手工,第二次是電器化代替機器,第三次是在電器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化和網絡化,第四次、是在二三次的基礎上進行自動化、智能化。雖然現在中國汽車銷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強,中國引領世界汽車的第四次發展會是怎樣呢?曹斌認為,由中國引領世界汽車的第四次發展會是智能化的發展,而電動化的發展將是智能化的基礎。作為中國汽車人,應該去抓住、利用這個機會,使中國的汽車工業真正的揚眉吐氣,由大變強。
展開余下全文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