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2019年8月,愛馳汽車用17.47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江鈴控股50%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并且獲得了造車資質,計劃雙線發展愛馳和陸風兩個品牌。從近兩年實際情況來看,陸風品牌的經營并沒有好轉,愛馳汽車的整體銷量與“蔚小理”等頭部新勢力廠商仍有明顯差距,并且曾被曝出面臨資金短缺等問題。
網上車市獲悉,愛馳汽車在近日退出了江鈴控股有限公司,原持有的50%股權交給了江西國控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對于愛馳汽車來說,退出江鈴控股可視為及時止損,能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專注發展純電動車,加速新產品落地。
1、雙品牌銷量不佳
江鈴控股的混改在2019年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國內首個由造車新勢力主導的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三方混改試點項目,愛馳、江鈴集團、長安三方以50%、25%、25%進行股權分配。彼時無論是愛馳還是江鈴,都希望新江鈴控股形成愛馳與陸風雙品牌、雙制造基地驅動的格局,并且入股江鈴控股后的愛馳汽車還解決了生產資質和造車新勢力普遍短缺的資金問題。
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付強曾表示,將發揮愛馳和陸風兩個品牌技術、定位、渠道等方面的互補優勢,資源共享,重構產業鏈、重構商業模式,對于陸風汽車重塑抱有積極的態度。不過此次“1+1”的合作卻沒有帶來“>2”的效果,2020年陸風汽車累計上險量不足1千輛,愛馳汽車國內上險量為1,168輛。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雙品牌對于愛馳汽車來說已經成為了沉重的負擔。
2、資金情況不樂觀
造車新勢力車企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此前幾年曾有上百個新品牌誕生,但多數都是曇花一現,沒有大資金持續投入來支持。公開資料顯示,自2017年成立至今,愛馳汽車先后完成了6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80億元。作為對比,蔚來汽車累計融資已經超過500億,小鵬、威馬、理想也在百億之上,愛馳的80億元融資并不算多。
此前網上曾曝光,愛馳汽車強制全體員工賣車、高管帶貨,如果不能達成將緩發工資。各級別員工在2020年考核指標臺數,其中管委會成員年度帶貨指標為8臺,L1-VP級別年度指標為5臺,L2總監級別年度指標為3臺,上述人員在完成年度指標之前,每月工資緩發50%,如在年底前完成當年指標的,將補發所有緩發的工資,并恢復正常月度工資發放標準。
嚴苛的考核機制、融資和銷量情況,都能看到愛馳汽車或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未來也肯定將打開公募市場的融資渠道。付強也曾表示,愛馳汽車正計劃上市。此舉不僅能引入更多財務投資,并且上市所帶來的宣傳效應,或許能幫助愛馳解決銷量問題。
3、放棄江鈴控股
今年4月,有媒體曝光愛馳汽車計劃出售江鈴控股50%的股權,不過無論是江鈴汽車還是長安汽車,都不愿意接盤。6月22日,江鈴控股正式完成了股權變更,愛馳汽車的50%股權交給了江西國控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愛馳汽車和部分江鈴汽車高管均已退出。江西國控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由南昌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江西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有限公司組成,江鈴控股最終還是由地方政府進行了接手。
從愛馳汽車角度看,甩去了江鈴控股這個“包袱”,不必兼顧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條賽道,利用有限的資源主攻純電動車市場。不過愛馳汽車此前的造車資質是通過收購江鈴控股得來,在售出股權后,就必須要再獲得造車資質。據此前信息顯示,愛馳汽車計劃和同在江西上饒的漢騰汽車合作,獲取造車資質。但長城汽車在近日收購了漢騰汽車第二工廠,未來愛馳汽車能否與漢騰汽車繼續合作尚不確定。
造車資質懸而未決的情況下,愛馳汽車也沒有停止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出。全新SUV車型愛馳U6計劃在今年底上市,新車主打年輕化、運動化,在設計上非常大膽,車頂到車尾的溜背造型明顯,營造出了跨界風格。據悉,愛馳U6將搭載來自寧德時代的CTP電池,NEDC續航里程超過650km,并且未來也會出口到歐洲市場。
在進行一系列內部調整后,愛馳汽車仍將秉承國內+海外市場的雙線發展。其中愛馳汽車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出口1,056輛(清關數),超過2020年全年出口量總和。根據計劃,愛馳汽車也將加大在國內市場的建設,希望至2021年底,將服務網絡擴展至116家。
展開余下全文
相關車型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