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麥當勞的成功,讓紅色和黃色成為了快餐業的官方配色標準。
但在歐洲你會發現,從斯德哥爾摩到慕尼黑,麥當勞餐廳的標志已經從經典的紅黃配色,換成了怪異的鼠尾草綠。
在2000年初,歐洲涌現出一大批激進主義者團體及素食主義者,環保組織開始收窄視線范圍,麥當勞成了各種流派群起而攻之的目標,由此,品牌出現了巨大的商業戰略壓力。
為了作出改變,2007年,麥當勞宣布了在整個歐洲的一系列環境和社會舉措,以表明他們對環境友好。
他們采用了環保型制冷,換了非氫化的食用油,把老油轉化為給車輛提供動力的生物柴油燃料,在菜單里引入了有機牛奶,換成可持續種植的咖啡。
但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他們從紅黃轉化了綠色。
從A面看,綠色絕對沒有紅黃配色那么誘人食欲,麥當勞似乎在與商業市場做對立。
但從B面看,綠色通常被認為代表健康,會使顧客平靜下來,鼓勵他們悠閑而一絲不茍地吃快餐,扎眼的紅黃給人的印象就是,以盡可能高的價格盡可能多地出售盡可能便宜的東西,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綠色方案還使麥當勞顯得更加高檔,更有助于抵消其不健康的聲譽。
在中國,多年來,談到綠色、環保、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投資,多數人只是一笑置之,與利益相比,環保只能算名利飽和外的情懷,飽暖過后的良心發作。
但是,現在一切都已經不同。綠色將成為未來和金錢掛鉤最緊密的話題之一,尤其是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確立之后。
從時間表來看,相較于成熟的發達國家,中國所宣布的碳中和目標年份晚了10年,但是大多數發達國家更早實現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經達峰并進入下降通道,而中國碳排放還在增長,相較于供給側改革的“陣痛”,“碳中和”更像是一場持久戰。
在做出改變且達成效果的目標導向里,交通運輸領域顯然是更具希望。乘用車向電動車的轉型更為容易,未來幾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將不斷上升。
碳中和是一個宏大的時代命題,哪怕是常見的電腦、路由器、服務器,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溫室氣體,也就是說,即使是發送一封小小的電子郵件,也會造成約4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們看到吉利在這個特殊的節點里,做出了一些具備象征意義的動作,行動不止于電,致力將碳排降到冰點。
在這一天,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發起“0碳行動”,在貴陽開啟一段全新的低碳出行之旅。
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也是“智能吉利2025”戰略引導下的產物,是構建智能能源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的正式量產意味著吉利在甲醇汽車這條新賽道走向了新的征程,開始在乘用車市場正式與傳統燃油車、其他類型新能源車進行正面競爭。
甲醇是全球公認的新型綠色清潔能源,發展甲醇經濟既符合生態可持續發展要求,又符合國家能源安全利益。吉利從能源安全、綠色低碳出發,深耕甲醇燃料與甲醇汽車研發與應用17年。目前,吉利汽車已經成功開發多款甲醇動力及甲醇汽車,獲得技術專利200余項,收獲了行業內一致認可,助力中國甲醇汽車整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而這次活動所在的城市貴陽也是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市場化推廣最成功、規模最大、覆蓋區域最廣的城市。本次試駕體驗的路線以甲醇加注站為起點,滿醇出發,途徑觀山湖區、貴陽繞城高速等地,覆蓋市區、郊區、高速等多種路況,全程總計120公里。
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之所以能成為節能王者,得益于吉利獨創的四大節能科技。在硬件方面,其搭載了全新一代1.8L醇電混動專用發動機,該發動機采用12.5高壓縮比設計,搭配低摩擦技術,熱效率達到41.5%;其采用DHT混動電驅變速器,擁有40%的節能率,傳動效率高達97.5%;其電池則選擇了1.83kWh大容量高性能三元鋰電池,該電池創新性采用三面豪華液冷科技,峰值功率可達65kW,具有換熱快、性能高、更節能、更安全的優勢。在軟件方面,該車擁有20種智能混動駕駛模式,可醇可電,可根據實際用車場景進行智能調控,最大限度的高效節能。
在這段路況復雜的長途試駕中,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展現出了同級最節能、最低碳、最經濟混動轎車的硬核實力。實測百公里平均醇耗7.7L(相當于汽油車百公里油耗2.9L)每公里的出行成本僅0.24元,其中最佳成績每公里不到兩毛。相比傳統汽油車,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減少了42%的碳排放,行駛15萬公里減碳10.8噸,若加注綠色甲醇,15萬公里可再減碳15噸,累計減碳25.8噸,相當于為地球種下1360平方米的森林。
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是吉利17年來甲醇研發技術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吉利構建智能能源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的量產意味著吉利在甲醇汽車領域開辟了全新賽道,開始在乘用車市場正式與其他類型新能源車展開正面競爭。
吉利汽車在甲醇汽車產業的研究起點可以追溯到2005年,是甲醇汽車行業絕對的拓荒者。
在這17年間,吉利在該領域的投入已超過30億元,這些巨額投入以及依靠自身在汽車工業的雄厚積累,讓吉利擁有相關核心專利200余件,不僅戰略投資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可通過“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甲醇燃料”,生產1噸甲醇可消耗1.375噸二氧化碳,同時也具備了甲醇汽車整車研發、制造、銷售的全鏈體系能力。
同時,吉利也是國內最早將甲醇汽車研發成果投入到實際使用場景,使甲醇汽車真正商用的車企,不僅承擔了國家科技部863計劃課題(甲醇靈活燃料汽車技術開發),還獲得了2018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甲醇燃料乘用車發動機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
17年來,吉利共開發出20余款甲醇乘用車和商用車,總計投放市場2.7萬輛甲醇汽車,單車最高運行里程達120萬公里,總運行里程近80億公里。
吉利是全國第一家獲得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的汽車生產企業、是全國擁有甲醇汽車公告車型最多的汽車生產企業,也是全國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唯一一家使用甲醇轎車的生產企業、是全國試點運行投放車輛數量最多的汽車生產企業(占全國甲醇汽車試點車輛總輛的近90%)。
2016年,吉利甲醇乘用車在冰島進行測試運行;2022年,吉利甲醇乘用車、甲醇商用車在丹麥開展示范運行。自2013年以來,還多次參與晉中、貴陽等國內國外多個甲醇汽車試點項目,獲得了行業內一致認可,助力中國甲醇汽車整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中國的甲醇汽車也開始在丹麥運行,展示了中國甲醇汽車技術的實力。未來,吉利將繼續深耕甲醇汽車領域,構建智能能源體系,探索實現交通領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有效路徑。吉利堅信,具有中國特色的甲醇汽車,將同電動汽車、氫能汽車一起形成合力,為實現國家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雙碳”目標做出貢獻。
節能、減排、環保、低碳,是未來50年發展不變的主題,未來,我們也看到了吉利在繼續加大在甲醇汽車領域的研發投入的腳步,他們在探索實現交通領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有效路徑,為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在幾十億年前,南極洲并不是一直覆蓋著冰雪和企鵝的。
那里曾經到處都是森林、鮮花和各種各樣的動物,與今天的極地冷清完全不同。
在物換星移的地球演化史后,如今的南極洲一片荒蕪,整個大陸只有2%的地方無長年冰雪覆蓋、動植物能夠生存。
但這2%的綠色,依舊有著迷人的魅力,我們該敬畏自然的綠,也該敬畏那些在黑與白之間,覓「綠」的人。
展開余下全文
相關車型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