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時代,有些核心問題依然需要注意。
新勢力們強勢主導,但仍然掩蓋不掉隨時可能面臨的停產、換帥乃至倒閉停擺。合資品牌用力追趕,但通常又會被市場認為電動化轉型效果一般。新勢力穩不穩,合資品牌行不行,其核心問題都是:在用戶心里是否靠譜。
但對于在中國市場進行電動化轉型的大眾汽車而言,“靠譜”恰恰又是其發展的關鍵。
一方面,通過之前南北大眾的ID.系列產品布局,其已經在合資品牌中獲得了可觀的銷量與認可度。在獲得了優勢的同時,也解決了穩不穩與行不行的問題。另一方面,盡管長久以來在中國市場具有布局與體系優勢,但大眾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在固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全新可能。
今年,隨著大眾安徽首款車型ID.與眾的進入市場,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也走出了一條全新且專注的新路線。可以說,大眾安徽正是大眾用“靠譜”來實現加速超車的前沿陣地。
【用靠譜“加速超車”】
與南北大眾“油電并行”所不同的是,作為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合資公司,大眾安徽是大眾在中國首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這也是大眾安徽的第一個靠譜之處。
此前,大多數合資品牌進行純電轉型,主要是以燃油車為大盤,逐步用純電動車進行試水。這套策略對于體系龐大的合資車企來說,好處是求穩。但另一面,就是既沒有趕上市場整體的變化趨勢,也沒有形成獨特的品牌純電車型。
不過,大眾并沒有走這條“傳統路線”。盡管燃油車依然占據著銷量份額的絕對主流,但這兩年大眾已經通過南北大眾的ID.車系,在市場形成了大眾品牌電車的準確認知。可以說,ID.已經實質性形成了“品牌化”。
在這種基礎之上,大眾安徽作為第三家合資公司與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的合資公司,不僅放大了這種“品牌化”優勢,也更準確的指明了其發展方向。
方向的錨定,讓大眾安徽有了明確的發力點。而如何發出力,發好力,實際上也在印證著大眾安徽的靠譜程度。對于大眾安徽來說,這一層面的靠譜,就意味著其要將大眾體系與本土化進行更深層次的進化。
ID.與眾發布之前,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更多的是在專屬戰略層面。比如在智能車機上選擇與本土科技公司進行本土化研發。而ID.與眾的到來,則是把戰略展現到具體的專屬產品階段。這種聚焦,也意味著大眾安徽將協助大眾進一步撬動中國市場。
作為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首款智能網聯探索產品,ID.與眾的核心優勢就在于,背靠大眾體系聯動本土先進科技創新。
體系的優勢,在于成熟與全面。對于ID.與眾來說,其背后就離不開以“在中國,為中國”作為戰略支撐而建立的大眾智能電動汽車中心。其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構建起覆蓋汽車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完整價值鏈。
其中,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負責生產與物流。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則聚焦于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其作為大眾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已經順利將新產品及技術的開發周期縮短約30%。這就讓大眾在中國這一以“高效+高速率”著稱的市場中,跑出了“中國速度”。
而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則專注于智能電動化車型的銷售及服務,通過建立以用戶為導向的數字化服務,提供端到端的用戶體驗。也讓大眾的電動化轉型,具備了與同樣以“數字化”為特點的新勢力車企進行競爭的基礎。
本土化的優勢,就在于把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智能理念加持到產品。中國品牌的電動車之所以在市場中極具競爭力,離不開在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層面上的深耕。所以,在智能化的整體大趨勢下,通過與諸如地平線、中科創達這些本土科技企業的合作,也對大眾純電車型在智能化上提供強有力的賦能,從而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性。這也說明,大眾正在通過大眾安徽,將電動化智能化戰略縱深進一步增強。
此外,大眾安徽的靠譜,還在于心態上的穩健。相比較新勢力所看重的短期銷量,大眾安徽顯然并沒有那么“急躁”,而更加注重長期主義。畢竟,看重短期銷量,追求上市既“爆款”,很容易造成動作變形,把本該放在品質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市占率與交付量上。相反,長期主義的好處就是,通過以品質打底,穩步推進,從而在用戶心中形成不浮躁且可信任的品牌形象。
所以,盡管目前大眾安徽只推出了ID.與眾一款產品,表面上并沒有呈現出如同新勢力一般的“激進態度”。但正是這種對于體系化、本土化與長期主義的深耕,使得大眾安徽已經具備了后續快速突破的勢能。等勢能積攢完畢,也必將迎來的是大眾安徽的“超車時刻”。
【“金標大眾”不止于車】
無論市場如何轉變,用戶最為核心的訴求依然是:
選靠譜的品牌,買靠譜的產品,獲得靠譜的體驗。這就要求品牌、產品、體驗三端都能為用戶提供信任感與值得感。而達成這些,自然需要有能夠在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一系列打造標準。
這一次,大眾安徽所帶來的ID.與眾與南北大眾ID.系列最醒目的不同,就是采用了全新的金色徽標。除去品牌標識的視覺層面外,“金標”大眾所具有的最大意義,就在于代表了大眾中國市場與智能電動化時代,開始了新的“黃金標準”。
在產品層面,ID.與眾在設計上采用了轎跑SUV的造型設計。俯沖的車頭、銳利的腰線、溜背造型以及懸浮式車頂,都讓這臺車在視覺上充滿了動感的張力。同時,車頭車尾、輪轂與格柵氣簾線上的金色元素,也進一步增加了這臺車的精致感。而來到座艙內部,15英寸大尺寸中控屏、運動座椅以及在飾板等處的金色元素,也讓這臺車融合了大眾對于品質感與科技感的全新理解。
在操控方面,ID.與眾既繼承了德系對于操控的理念,也考量了到中國用戶的需求。一方面是以4.7米最小轉彎半徑、最小1.3圈打滿方向盤的可變轉向比、50:50前后配重與用料扎實的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帶來德系電車對于操控的堅持。另一方面,則是根據中國用戶駕駛習慣,自由選擇動能回收強弱,以此確保整車駕駛舒適性,做到了“開電車,不暈車”。
如果說設計與操控是“德味兒”的,那么ID.與眾在場景上的智能則是“中國風”的。除去全系標配IQ.Drive全旅程智駕系統外,ID.與眾還基于日常用車場景需求,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了AI智能伙伴,其包含了3D形象定制、語音克隆、科大訊飛AI大語言模型等功能。也從智能層面做到了“在中國,為中國”。
當然,產品端的“黃金標準”還體現在品質層面。這也是大眾一直以來的招牌。首先在耐久度層面,ID.與眾的測試總里程高達35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88圈。其次,在安全層面,ID.與眾進行了57類安全類試驗,并且在電池方面進行了多大436項各類安全測試,因此也讓其成為首個同時獲得中汽研NESTA“整車電池安全認證”和“電池安全年度車型”雙認證的車型。
此外,在續航上ID.與眾全系標配寧德時代80度三元鋰電池,最高續航614公里。就算表顯續航0公里時,也依舊能提供最高15公里的額外應急續航,從而讓出行不再受制于里程焦慮。
真正的“黃金標準”不止局限于車,更延伸至用戶用車的全周期體驗層面。
在用戶觸達方面,大眾安徽采取品牌直營與代理制的混合銷售模式。已經通過ID.UNYX體驗中心、ID.UNYX空間、用戶中心、交付中心等組成了多元化汽車新零售網絡,由此也讓用戶在更加便捷的與大眾安徽產生觸達交集。同時多場景的無憂充電解決方案,也為用戶掃清了購買純電車后最為切實的補能與續航焦慮。
此外,大眾安徽還在進一步挖掘“不止于車”的獨特體驗,從藝術、音樂、時尚等領域跨界創造與用戶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生活方式。這也進一步的讓車從一種出行方式,延伸到充滿各種可能的生活方式。而這也與目前用戶對于車所需要的情緒價值,形成了同頻的共鳴。
畢竟在用戶心目中真正的靠譜,是品牌、產品、體驗共同構成的,缺一不可。而這也是“金標大眾”不止于車的真正意義。
【總結】
在新能源時代中,大眾安徽以“靠譜”為基石,確立了一條獨特而穩健的發展路徑。從以“金標大眾”重新定義品牌形象,到深度融合本土創新與大眾體系優勢,再到通過ID.與眾構建智能電動車的新標桿。其已經展示出在用戶、市場和未來之間的平衡智慧。在這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時代,大眾安徽選擇以品質和用戶信任為核心,展現出長期主義的定力與從容。無論是產品、服務還是品牌體驗,大眾安徽都在以“靠譜”踐行承諾,以“黃金標準”塑造未來,而這也真正詮釋了大眾在中國電動化轉型中的全新高度。
展開余下全文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