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悅”賣瘋,熱銷背后引深思
2009年4月,沒有了春節放量的影響,沒有了減稅、下鄉政策產生的劇烈震蕩,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真正的“熱銷”。據統計,2009年4月乘用車累計銷售超過83萬輛,幾乎完全甩開了經濟危機對汽車市場的“抱摔”,恢復了闊別已久的穩步前行。在這場銷量“反擊戰”中,A級車市場的“黃金搭檔”——北京現代伊蘭特、悅動銷量依然驚人,分別以16029輛和22890輛的銷售成績繼續統治A級市場,而凱越、卡羅拉、花冠、福克斯等傳統強勢品牌只能望其項背,任由其將差距逐步拉大。
“伊悅”頂天,天時?地利?潛能薄發?
伊蘭特和悅動為什么熱銷,也許早就成為各個競品廠商和相關咨詢公司研討的核心。年初熱銷是因為春節放量,2、3月熱銷是因為政策初現后的刺激消費,那么4月呢?由于國家對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傳統的“五一”長假前的黃金周也沒有了,而4月份在沒有前兩個因素的扶持下卻依然有著破紀錄的表現,就不得不讓人產生更多的思考。
說天時,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對于中國消費者是明顯的,當然這更多的體現在心理上。消費謹慎、不盲目,即便是老百姓很有消費能力,“留后路”的心理影響卻左右了消費的方向和動機。在這樣的因素下,國家通過相關政策剪斷了綁在消費者思維中的束縛,客觀上刺激了消費。
說地利,2008年第二工廠的建立為北現如今的熱銷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首先,在二工廠首先下線的悅動承載了伊蘭特不能企及的全新市場,通過完美的改進迅速占領,并大獲成功;第二,北現二工廠在未來10年內可以生產韓國現代開發的所有新車型,這直接決定了以后新品推出的時間和在成本控制上的優勢;第三,第二工廠憑借其先進的制造工藝和質量保證體系成為北京現代的品牌標志之一,與同行業相比較高的工廠開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相當一批消費者的消費趨向,使之成為現代忠實的“粉絲”。
品牌打造效果初現?
產品賣好,隨著量的積累便形成了品牌;賣好產品,則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充分調用品牌認知,從而打造產品特性一致的形象。北京現代憑借多年營造的性價比口碑打開了市場,“伊悅”組合正是憑借著母品牌的這種優勢,在素來以性價比為重的A級市場搶占了先機,并迅速擴充自己的領地,從而漸漸主導了A級市場。
“伊悅”的性價比在A級市場是非常顯眼的:與驪威、捷達比,雖然價格不占優勢,但技術含量和安全性高,而如果將這些優勢折合成具體的價格,則又要比速騰、卡羅拉、福克斯等A級上游產品來的劃算。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上北京現代苦心營造的安全品質和完善的渠道,“伊悅”獲得了A級銷售過程中所有會被人青睞的砝碼,再配合現代中國引進的酷派、勞恩斯、雅尊、新勝達等代表了現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設計理念的產品,現代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模仿本田的“高麗作坊”,可以說品牌認知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就連郎咸平在演講中都提出“韓國汽車從笑話變成了神話”。
熱潮還能維持多久?
哲人說,沖動的解藥是冷靜,無解的答案是思考,即便是經過多次嚴謹的考量,在北京現代如此火爆的態勢下,我們也不禁會對這樣的局面到底是不是曇花一現產生疑問。4月是二季度的開始,也是歷年淡季的起始,“伊悅”在本月的熱銷則客觀的說明了市場剛性需求的一種必然。如果說月銷5萬是進入車企第一陣營的標志,那么北京現代已經達到標準,當然也可以稱作熱銷品牌。但是,僅僅是憑4月一個月的成績就妄下定論確實為時過早,而從北現高層的低調到企業的公關傳播,都沒有將如此之好的成績大夸特夸,也從某些角度反映了企業的謹慎。但是,從銷量每月超過10%的增幅、車企開始頻頻增產、國家調高09年銷量預期等信息看,這種謹慎則不需要太過“嚴厲”。今年的車市處于普漲,經過4個月的驗證,經濟危機對汽車市場的沖擊在銷售層面顯現不明,而從北京現代不僅隨整體普漲,并不斷刷新自己的銷量記錄看,自身因素在其升勢中起主導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在0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初期,北現的銷售表現還應處于整體平均水平之上,而今年的關鍵節點9月——i30上市,則直接決定了北現是否座位第一陣營,從而甩開日產和奇瑞的圍追堵截,能不能追上“三大”就看北京現代人自己的本事了。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