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奧德賽8月21日上市 成長歷程大解密

相比普通的家庭轎車,MPV兼具了轎車的舒適性,同時又具備了旅游,商務等多功能用途,因此越來越多人把購車目標投向了MPV車型。近日我們從廣汽本田內部人士處獲悉到,全新的MPV車型新奧德賽將于8月21日正式在中國地區上市銷售。第二代奧德賽于2002年4月正式由廣州本田投放市場,并于2005年3月推出第三代產品,此次即將推出的奧德賽是其第四代車型。下面我們就通過以下的內容來詳細了解下本田這款經典MPV車型的傳奇歷史。

第一代 奧德賽(1994年10月)

1994年10月,日本本田推出新概念的MPV,轎車底盤,7人座,講求轎車的低重心、低車重所帶來的類似轎車般的駕馭感受和低油耗(底盤的設計有一半來自雅閣),而同時發揮MPV的大空間與便利性。奧德賽的概念是:幾乎與轎車一樣的多人座車。懸掛的調校也與轎車基本相同,但更照顧了平坦、舒適的駕駛感受,尤其適合在城市日常生活和高速公路的巡航駕駛,由于車重較低,油耗表現在MPV組別中十分出色。

首先推出的是車廠代號E-RA1(FF前輪驅動型號)和E-RA2(四輪驅動4WD)型號,使用(編號為F22B)的2.2L升直列車缸汽油引擎。1997年八月,再推出代號為E-RA3和E-RA4的型號,排氣量輕微提升至2.3L(編號為F23A的直4汽油引擎),同樣,E-RA3為前驅FF形式,E-RA4則為四驅形式。1997年10月,推出了代號E-RA5的北美專用車型,3.0L升V6汽油引擎,配備5AT,E-RA5只有FF前驅形式,1999年,又加推了排氣量3.5L 升編號J35A的引擎。
第二代 奧德賽(2000年1月)

2000年1月,日本本田推出了第二代奧德賽,二代與一代的外形和車身尺寸變化并不大,而車廂內部則有了較大的進步。排擋桿由一代時的位于轉向柱上改到了前儀表臺上,實際使用操作便利性雖無明顯提升,不過前排空間的整合利用率更高,主要是強調作為MPV車的大空間和多用途性。原先一代放置在車廂內最后一排座椅旁邊的后備胎(拆裝并不方便)也做了合理的調整,使用稍微方便了些。

2002年4月10日,廣州本田開始生產奧德賽就是代號LA-RA6的車型。本次由廣州本田正式國產的奧德賽與日本原型車幾乎一樣。二代奧德賽仍然堅持一代的理念:轎車化MPV。國產奧德賽發動機與國產的六代雅閣發動機一樣,使用93號以上無鉛汽油,4AT,軸距與第一代一樣為2830mm,雖然外形變化不大,但在很多細節處理上則有明顯的進步,包括整合式多功能方向盤、車倉內減少了塑料的使用、第三排座椅使用更方便和G-CON安全車身設計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奧德賽開始使用車匙內含芯片的防盜系統。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