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若只如-初見 保時捷911 Targa 4試駕
有些時候,事情越不經意,越是能巧合的成就經典,再刻意為之,無法定言時代之潮汐。其實你跟其他911一樣,歷經時代的洗禮,始終走在性能跟潮流的尖端。但你也與其他911不一樣,無奈的妥協意外造就了深刻一筆,不浮躁、不世俗,卻盡鋒芒極致,讓你成為了最精彩的保時捷,最獨特的Targa。人生初見,愿我回到1965年,“穿越邂逅”與最初的你,感受純粹的本色原味。初見人生,幾度沉浮終于涅槃,我盡情接收你再次綻放的能量,每一次觸摸、呼吸、推進、變換都是嶄新篇章的前奏序章。
回溯歷史:
所謂“Targa”,這名字的起源要追溯到意大利西西里島的著名賽事——Targa Florio。身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車賽事之一的Targa Florio以崎嶇山路高難度著稱,保時捷在1965年Targa問世時保時捷品牌便已獲得5次冠軍(下圖2為1964年冠軍戰車904GTS),在共61次的賽事中保時捷獲得11次桂冠,成為最大贏家,阿爾法.羅密歐(10次)、法拉利(7次)、布加迪(5次)、瑪莎拉蒂(5次)一眾知名品牌都被甩在其身后。為紀念在該賽事上的輝煌戰績,保時捷給911半敞篷版定名為Targa。
經典并非刻意安排,其實當時的保時捷也很無奈。由于要符合美國針對敞篷車在安全方面的嚴苛要求,不得已設計出如此粗壯的防滾架,造型跟傳統的敞篷車區別非常大,市場接受度堪憂。不過很多時候只有敢想敢做,才能確定市場潮流。
保時捷也沒有想到,如此冒險的做法竟然在后來的時間里贏得了認可,并大量的被各大廠商所應用,成為風靡了幾個世紀的經典風格。品牌意識清楚,很快完成了“Targa”的注冊,后來者們則只能用“Targa-Top”或“T-Top”來表達經典身份,有趣小插曲也為911 Targa印上了值得玩味的歲月痕跡。
初代款Targa原始的韻味很迷人,但在檔次感方面略顯不足,這樣的尷尬在第二代車款上得到了彌補。相隔一年,第二代911匆忙上市,設計方面相較前作精致一些,第二代Targa也隨即問世。G-series(第二代Targa名稱)用全玻璃材質的后擋風代替了原來的軟布+玻璃的材質,更優雅了一些。不過全封閉的后擋風無法拆卸,經典的元素開始漸漸被稀釋……
時間一晃24年,沉寂為Targa帶來的不是經典延續頑強生命力,而是略有些悲壯的變革前奏。1990年姍姍來遲的第三代Targa(964)設計方面沒有發生本質變化,車型僅是跟隨911一起在外觀內飾部分進行了迎合時代的調整。所有元素被保留下來的做法令人欣喜,但它卻成為了最后一款手動拆卸頂棚的Targa車款,不論是時代的要求,還是技術革新的不可逆轉,964無法避免的被渲染上了一些悲劇色彩,屬于一個時代的特別即將完結。
時代的車輪跟審美滾滾向前,時間來到1996年,第四款Targa(993)經典的B柱不見了,為什么?潮流說全玻璃頂棚成為新方向,兼顧粗壯B柱跟電控玻璃頂棚,當時的技術無法做到。Targa再一次做出了妥協,電控下潛劃入后擋風的頂棚代替了徒手拆卸,華麗麗的新生卻又丟失了經典的韻味,令人唏噓。不過,保時捷又意外的引領了潮流,Targa優雅的身形像極了日后人氣極高的硬頂敞篷跑車姿態,為新時代似乎做了一個小小的預告。
五代Targa還是熟悉的模樣,與上一代產品頂棚結構跟設計上基本如出一整,還是傻傻分不清楚是硬頂還是敞篷(如今的說法可能就應該叫超大全景天窗版了吧)。996當然也帶來了很多第一次,車型第一次加入了后擋風開啟功能,這讓尷尬的后來座椅提高了儲物利用率,類似后備箱一樣的開啟方式方便拿取物品。此代車型首次采用水冷發動機,同時第一次僅供四驅版本,有解釋說這是因為玻璃頂重量太大,出于安全考慮,Targa真是怎樣都無法跟“妥協、安全”兩個關鍵字撇清關系。
如果說五代還算有些新意的話,那第六代可謂是最沒有突破的Targa車款了。設計方面順應時代的變化自不必說,而在頂棚方面車款沒有給到結構方面的區別,跟硬頂版唯一的差別僅是多出了一條鍍鉻裝飾,汽配城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保時捷確實有些太不長進,Targa越來越沒了個性,更不惹眼,更不精彩,光環不在憾留虛名。
又一個7年,當人們還在因為諜照高度偽裝的頂棚擔心新Targa是不是要退步到“徒手拆卸”時代的時候,它不慌不忙駛入視線。第七代Targa(991)經典元素全面回歸,銀色經典的B柱、名副其實的電控半敞篷設計配合優雅的身形緩緩而來,它不再妥協于任何,終于能任性的終于自我,更拉風的變化方式腔調對味且浪漫拉風。你猶如從書中躍出的一樣,歲月、經典混搭時代潮流,這綻放,就像初見般令人怦然心動,沉浮故往也成風聲談笑,叫人迷戀,讓人癡狂。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