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扎實/空間寬敞 江淮iEV5電動車體驗
就在上個月,還滿朋友圈刷屏的霧霾調查片“穹頂之下”,現在已經成了敏感詞匯。原因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當下無可爭議的熱門話題。正因如此催生的更環保的電動車領域的競爭也是越演越烈。像是之前剛剛推出長安逸動電動版,北汽以及比亞迪等都有自己的純電動車型。而在這個領域后起之秀的江淮也將會在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上推出旗下的這款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江淮IEV5。而今天我也有幸來到江淮的大本營合肥,對這款新能源電動車做一個短時間的體驗。
由于外觀和內飾部分,已經有我們同事寫過詳細的實拍了,在這里我就一筆帶過。這個我主要講一下IEV5這款車在行駛中的表現,以及在這個級別中空間部分的表現做一個闡述。
動力部分
先從動力部分開始,電動車的心臟電池方面最為重要,動力方面配備了一臺最大功率50kW、其峰值扭矩達215牛米。提供電量的是23kwh的三元材料電池,相較于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高達50%,輸出功率的效率更高,達到8000W/kg,使得電池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90KW,保證全車的電力供給。江淮iEV5最高車速為120km/h,在60km/h的情況下形式續航里程為240公里,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200公里。但實際體驗環節中,32km的路程就耗費將近四分之一的電量,那么續航里程真的就大概只有150公里左右,還是略顯著急。
好了,死板的數據說完了,我還是來談談主觀的體驗感受吧。首先啟動發動機,哦不對是電機。由于沒有啟動聲音,就只能通過儀表上的PERIDY來判斷是否啟動了車輛。踩剎車、掛D檔、松手剎這些操作都和汽油車沒有區別,所以非常好上手。開起來IEV5的油門很輕,輕踩便有反應,很是靈敏,但隨著油門的加大,油門的反應卻并沒有汽油機越踩快的感覺,超過80km/h的時速后,便很難在繼續加速。想要高速超車可算是比較麻煩了。但我想他作為一個短程城市用車也可以算是稱職了。轉向手感偏向韓系的輕柔,但路感還是做得非常好的,能夠感知到車身地盤的緊湊型和穩固性。高扁平比的佳通輪胎也能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濾掉了路面上的細小震動,也算是舒適性的一位功臣了。剎車部分,前半程剎車較軟,踩下去不夠靈敏,后半程比較硬,剛開始開真的需要適應一下。
空間部分
iEV5的座椅除了那亮騷的配色黑白配色必須要先提一下外,長途的乘坐感受我也相當滿意,填充物很充足并且包裹到位。不會出現長時間駕駛,腰疼脖子疼等疲勞癥狀。當然這也包括后排座椅。只是這白色的真皮部分如果不套座套,很容易會被掉色的牛仔褲染上顏色。到時候恐怕清理起來會是個麻煩事兒。
乘坐空間方面,iEV5的長寬高分別為4310mm、1710mm和1500mm,軸距2490mm,雖然在同級別中不算出類拔萃,但內部空間確實給了我一個越級的體驗。身高173cm的模特調整好坐姿后,在前排能獲得兩拳的頭部剩余。再轉到后排還能獲得一拳半的頭部剩余和兩拳多一點的腿部剩余,整體表現可以算是同級中難逢敵手,日常使用足夠寬敞。
打開后備箱,內部的容積還是非常寬敞平整的,和一般的汽油車并沒有很多差別,只是在里面會放有2套汽車的充電線纜。一套可以連接專用充電樁進行充電(前車標下的交流充電口),和另一套可以直接連接普通家用電源的直流充電口(加油口位置);并且可以在車內選擇充電模式,普通充電、長壽充電、長程充電、低溫充電、定時充電五個模式。
江淮瑞風A33(汽油版IEV5)
活動上,江淮還對外展出了旗下之前從未曝光過的全新車型瑞風A33。并會搭載一臺1.3L自然吸氣發動機。從外形和內飾上來看基本可以判定,它是IEV5的汽油版車型。其車身尺寸都與江淮iEV5都相同,同樣定位于一款小型車。
在動力部分,這款車搭載的是排量為1.3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9馬力(73千瓦),峰值扭矩為126牛·米。在傳動系統部分,這款車搭載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據悉這款車也將會和IEV5一樣同時在上海車展亮相。
總結:目前來看這款江淮IEV5新能源車型,將會于4月20日開幕的上海車展正式上市。到時候各地的補貼政策和其他惠民方案也會一并公布。如果售價真的非常有誠意,那我想他在北京這種汽油車需要搖號,電動車不需要搖號的政策下,前景會是一片大好。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