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獲2016 “高分答卷”背后 走對了哪幾步棋?
2016年的中國車市給大家帶來的驚喜遠遠過于擔憂,中國品牌在一輪又一輪的新產品投放中,不斷地刷新著與洋品牌進行市場競爭的格局。上汽集團2016年全年實現整車銷售648.89萬輛,同比增長9.95%,上汽乘用車公司(含名爵、榮威兩大自主品牌)全年銷量32.2萬輛,同比大增89.2%,并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作為中國乘用車銷售體量最大的上汽集團,榮威和MG名爵兩個品牌在2016年同樣頻頻出招。市場上出現要等待兩個月提上一臺榮威RX5的熱銷現象,RX5上市五個月以來,交車數量已經超過9萬臺,成為同級別產品中上市后交車數量最高的產品。上汽乘用車以接近30%的增速,跑贏了車市的整體增速。
一、上汽搞自主 新時代的“四化”與“三擎”
收購海外品牌資產,上汽走在了吉利、北汽的前面,在外界看來先入者或許可以得到試錯的機會,但在上汽流行一種做事風格,這就是:允許試但不允許錯。俞經民告訴網上車市:“作為集團戰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引領上汽乘用車轉型發展”。手握榮威和MG兩大國際化品牌,從收購至今幾近十年光陰。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外品牌在中國更接地氣,中國運營團隊給予品牌新的基因,這是更加適合中國市場的改變。在上汽全新一代產品中,作為集團戰略的這“四化”已具體的體現在榮威、MG全新一代產品中,榮威RX5互聯網汽車,做到了用戶共享數據,主機廠得以更加了解用戶需求。把汽車接入Internet,讓榮威RX5成為互聯網世界的一員、一個節點。
在“四化”戰略的同時上汽搞自主還靠通過多個戰術去實現,例如現階段的“三擎”就是上汽做自主的一個基礎,我們可以在榮威和MG的產品上發現對“三擎”戰術的體現,俞經民向網上車市介紹道:“三部引擎驅動上汽乘用車的持續前行,首先是藍芯動力(小排量/高效能內燃機);第二是新能源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上汽第一個做到了向中直機關交付榮威e950新能源車,這也是因為上汽是唯一一家做高級新能源轎車的中國品牌;第三是互聯網大數據,大數據引擎甚至要比石油引擎更可持續發展、更能夠發現客戶的需求” 。
在產品方面,上汽已經推出的兩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e550峰值扭矩587牛米、e950 峰值扭矩687牛米,要達到同樣的動力輸出傳統內燃機至少需要6-8個氣缸,還要借助渦輪增壓系統才能實現。而上汽集團所要實現的“四化”戰略中,其中第一步就是電動化。在傳統內燃機領域,小排量、渦輪增壓、高效內燃機技術讓入門級家教榮威360的一箱油最高可以跑出1496公里的成績。另一臺緊湊級轎車榮威i6用45L汽油跑出了1816公里的真實成績,百公里油耗僅僅2.5升。
二、無法復制大眾/通用成功 用好自主權做到挑剔
上汽手握全球兩大汽車集團資源,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紛紛代表著在中國最為成功的合資成果。在分享合資成果方面,上汽自主與合資品牌深入合作,這是集團戰略落地的體現。硬件上的研發、技術共享無疑可以拔高品質和性能,例如裝載在上汽榮威RX5上的1.5T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裝載在通用別克昂科威上的發動機,在技術上保持一致都代表著最高效的內燃機技術,這便是基于上汽與通用合作的結果。
但,上汽做自主并非單一模式的“拿來主義”。俞經民深知:“每個企業都處在不同的階段,做自主品牌不可能與合資品牌套用同樣的做法,要復制別人的成功這幾乎沒有可能。”如何做好上汽自主?俞經民道出了最為關鍵的“自主權”三個字,而手里掌握著自主權最重要就是做到用好、用透。
“自主權最大的優勢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把自主權用好。我們圍繞幾個關鍵點去深挖、去較真。比如自主權在造型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表現出來其實就是兩個字,挑剔!合資企業為什么進步快?因為他越來越注重中方意見;而中國品牌進步更快,就是掌握了自主權把挑剔的權利用到極致。” 俞經民說。
在上汽,俞經民經常帶著團隊跑去造型中心“切磋”,他以市場的角度對造型中心的產品提出可受用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要提升產品本身的競爭能力,在造型、內飾上要有提升。上汽的設計團隊要知道他們做的一定不是一件工業化的產品,而是人性化的作品。”
對于外觀設計來說,榮威RX5擁有絕對傲人的資本,外觀原創度高,精致又不失動感,車身比例協調。全新的“律動”設計理念,使榮威RX5的造型讓人過目不忘。車身尺寸在同級別的競爭中也是牢牢占據著優勢。名爵ZS則將LOGO置于波浪式進氣格柵之中,內部采用反凹式網格設計,從一定角度觀看可以產生富有層次感的波浪效果;快速下壓的引擎蓋和垂直的車頭,實現了前沖的視覺效果。名爵ZS尾部造型更加豐富,車身側面的高位腰線增添一定的力量感;下方兩側的網狀格柵雖然沒有實際氣動效果,但是搭配曲線“L”型鍍鉻裝飾條增加了運動性。
三、為孩子造一臺車 年輕人應該買一臺互聯網汽車
2016年上汽推出全新平臺架構的榮威RX5,這是一臺“互聯網汽車”,想要得到這個認可榮威RX5同樣解決了幾個其他企業沒有解決的問題:
首先,消費者買了互聯網汽車,上網流量誰來掏腰包?以前這個費用負擔到車主身上,最理想的情況下,有的廠家提供1-3年不等的免費流量服務。而依托上汽集團資源,上汽乘用車與阿里巴巴與馬云合作,成為互聯網汽車后讓車主買得起、用得起、用得爽、榮威RX5第一個實現了“基礎服務、基本流量、終身免費”,這相當于直接免去其他汽車品牌每年過千元的服務和通訊費用,讓車主用車沒有顧慮。
第二,互聯網汽車的本質還要看數據端口,在過去一兩年一些互聯網汽車的出現讓手機和汽車通過數據線、藍牙進行連接,也就是所謂的“手機映車機”。在汽車互聯網發展的必經之路上這種模式很快的成為歷史,終究不能夠被冠以互聯網汽車的名號。
在榮威RX5近9萬的累計銷量中,超過70%是互聯網版本。互聯網版本的榮威RX5到底有多智能?通過手機登錄專屬ID賬號,即可遠程解鎖車門、開啟空調、加熱座椅,在坐進車內之前,榮威RX5已經做好準備。當然,少不了時下最流行的“拍拍拍”。榮威RX可以5同時連接4臺車載運動相機,按下方向盤的拍攝鍵,所有接入相機同時抓拍1張照片和12秒視頻,堪稱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自拍汽車。不僅如此,榮威RX5的車頂還放飛出無人機,屏幕實時呈現無人機捕捉的影像畫面,
榮威RX5可以用語音來調節空調溫度、開啟地圖導航、點歌等。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都具備了,它就是一個新品類。正所謂“產品為王”,產品是包括服務的,這個服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而是一個服務平臺。
用戶不用說出需求,我們就可以幫他們解決。比如用戶將來洗車,按個鍵就可以實現;如果要收快遞,直接快遞到車里,車門感應打開,其他功能可以鎖住。因為有了互聯網大數據,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服務,現在都可以實現。
“我們孩子都是90后,是時候為我們的孩子造輛車了”,談到互聯網汽車作為70后高管,俞經民的這個小夢想也折射出了上汽發展中國品牌高端汽車的大夢想。(網上車市 2017年1月5日 上海報道)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