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新一代iX35挑戰西藏版“秋名山”
借著漫畫《頭文字D》的人氣,原本默默無聞的日本群馬縣那座小山可能也沒想到自己的名字會飄過東海在中國掀起熱潮。不過你要是一名真車迷,腦子里只有 “五連發卡彎”可就太幼稚了。今天我們要挑戰的是我國西南藏區橫斷山脈中一處“心跳彎”,垂直落差1500米,連續彎道超過72個,如果再加上“非鋪裝路面”這一條,是不是比秋名山刺激多了?惡劣的行駛條件對于汽車性能是個非常大的考驗,我們選擇的座駕是北京現代新一代ix35,它能否成功挑戰西藏版“秋名山”呢?下文馬上揭曉。
西藏版“秋名山”有個很寫意的名字:“拉貢公路”。已經打開百度的朋友們放棄吧,你只會搜到那條拉薩到貢嘎的機場高速。實際上“拉貢”是藏語中“山頂”的意思,拉貢公路的意思就是“直通山頂的公路”。從山腳下海拔2000米左右的曲孜卡鄉,一路蜿蜒曲折達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坳,出于尊重山頂七戶人家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安土重遷的情感,當地政府頗費苦心修建了這條公路。平日拉貢公路是藏民下山采購物資的唯一途徑,今天成為了我們檢驗車輛性能的純天然試驗場。
和城市中柏油鋪裝、護欄標識齊全的公路有很大區別,拉貢公路全程為非鋪裝路面,毗鄰山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路面寬度僅供單車通行,如果錯車只能找比較寬的彎道進行。橫斷山區山體松軟,片狀巖石隨時崩落,想進行鋪裝作業絕無可能,唯一能做的是清除大塊落石,把小石塊用沙土鋪墊平整。能夠保證拉貢公路全年暢通,也是養路工人每日辛勤勞作的成果。
惡劣的路況首先考察的是車輪,我們本次駕駛的車輛全部配備偏重公路舒適性和經濟性的輪胎,花紋細密抓地性一般,在尖銳的石塊面前稍顯力不從心。另外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車輛的離地間隙,新一代ix35說到根本還屬于城市SUV范疇,它的離地間隙也讓我們駛過碎石時捏一把汗。
情況了解清楚后,挑戰開始。山腳下路面坡度尚可,穩住油門即可順暢通行。新一代ix35的底盤濾振性給我們帶來很大驚喜,一般承載式車身的SUV在這種碎石路面會有明顯的顛簸感,而新一代ix35的懸掛系統將很大一部分縱向振動吸收化解,而且可以感受到從底盤傳來的噪音也并不夸張。剛才提到對于離地間隙的擔心,駛過幾段中央凸起的車轍之后我們徹底放心了,看來新一代ix35不僅具備一副硬朗的外表,對于通過能力也進行了著重優化,20cm左右的地表障礙基本不用擔心。
隨著路面坡度逐漸加大,我們正式進入“心跳”的階段,接下來所有的彎道都是“胳膊肘彎”,同行的全新勝達需要倒車才能順利通過,而軸距長度恰到好處的新一代ix35并沒有這樣的擔憂,所有彎道都能“一把過”。同時其指向精準的轉向系統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在這樣的狹窄彎路上需要駕駛員對車輛行駛方向進行非常精準的控制,并且三擋轉向力度可調功能十分人性化。
坡度不斷提升對于車輛動力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本次駕駛的新一代ix35車型搭載了北京現代主力的動力系統,并且配備智能四驅系統。公路行駛時,這套四驅系統會斷開傳動軸和后輪的連接,車輛完全采用前輪驅動來提升燃油經濟性;而遇到濕滑路況時,四驅系統會及時介入,智能分配四個車輪之間的動力輸出,提升車輛通過能力。在半山腰我們就遇到了這樣的路況,地面由松軟的礫石和泥土構成,輪胎的摩擦力被路面化解了大半。幸好新一代ix35配備的智能四驅系統帶有手動“Lock”功能,松軟打滑的路況也能一次通過,留下身后無數羨慕的目光。
接近山頂,我們面對的是更急的彎道和更大的坡度,這時候新一代ix35均衡的動力系統表現顯露無遺,固有印象中“助跑沖坡“的場景沒有出現,對油門踏板稍稍施加壓力,動力就非常充足,大坡也非常省力,絲毫沒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僅歷時30分鐘,兩輛新一代ix35從容登頂,同行的其他車友還在艱難爬坡中……
總結:
新一代ix35挑戰西藏版“秋名山”的結果已經明了:“一遍過”!這次體驗給我們留下的印象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沒想到”,沒想到這款城市SUV在非鋪裝山路上也能有如此表現,并且無論是乘坐舒適性還是通過能力都可圈可點,動力系統穩健給力,四驅系統聰明可靠,甚至讓我們產生“這只是一輛城市SUV?”的疑問。從產品實力來看,新一代ix35的適用場景較為廣泛,不僅適合城市公路駕駛,而且在輕越野路況乃至我們這次經歷的較為惡劣的非鋪裝路況下都有良好的表現,非常驚喜。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