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內燃機的時間不多了 廣州車展六大黑科技
2017廣州國際車展現在已經正式開幕了,在一片新車中總有那么幾款是因為搭載了廠商最新“黑科技”而備受關注,所以編輯為了滿足那些沒能實地看展但對這些“黑科技”十分好奇的同學們,特地整理出了幾個最勁爆有料的“黑科技”來進行解析,看看那個最能打動你心吧?
奔馳——新款M256系列直列6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在某種意義上,奔馳的新款M256系列發動機其實并不能稱之為新,因為我們熟知的“虎頭奔”——奔馳S級(W140)那一代所搭載的發動機就是直列6缸的形式,所以本次奔馳重啟直列6缸發動機也有一種回歸的味道。
排量為3.0L新款M256系列發動機除了采用直列6缸的形式,還應用了特殊的“雙渦輪”技術,而能夠采用如此具有品牌基因以及技術含量的發動機,自然是奔馳品牌的旗艦車型,所以現在能應用它的只有新款奔馳S450以及S500以上的S級車型,也許未來該發動機會進一步下放到其他車型上面。
為什么說新款M256系列發動機的“雙渦輪”技術較為特殊呢,原因就是該發動機的兩個渦輪中有一個是不同于我們所熟知以廢氣驅動的電驅渦輪,而這顆由博格華納提供的電動渦輪可以在發動機轉速較低時迅速介入(僅需0.3s就可達到70,000rpm),從而更快的建立起廢氣渦輪所需的壓力,最大程度降低了渦輪遲滯,提升了發動機的動力響應速度。
除了雙渦輪技術外,新款M256系列發動機還搭載了48V電氣系統,如此設計可以將從前諸如水泵、空調壓縮機和啟動電機等需要皮帶傳動動力的附件統統解放,改由48V電氣系統直接驅動,從而減小發動機體積抵消直列6缸布置形式帶來的副作用。除此之外,48V電氣系統這臺功率為16kW(22Ps),扭矩250Nm的ISG電機,還可以在制動時回收動能,并用來協助發動機驅動車輛前進,實現了輕度混合動力,進一步降低油耗。
豐田——熱效率高達40%的2.5L直噴發動機
本次廣州車展上,全新凱美瑞絕對是曝光度最高的車型之一,時尚年輕化的外觀頗有小“LC 500”的架勢,但其實全新凱美瑞可并不是一個僅擁有高顏值外觀的妖艷貨色,這輛中國市場上第一個采用豐田TNGA架構的產品,搭載的正是那臺以40%霸占世界燃效之最的豐田2.5L直噴發動機。
在小排量渦輪化的浪潮中堅守自然吸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豐田為了更大程度挖掘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潛能,開始對發動機最基本的骨架進行審視并革新,尤其是對關乎混合氣燃燒的零部件進行了改進和優化。
首先是燃油噴射形式,豐田的這臺發動機采用了歧管噴射+缸內直噴雙噴射系統,該系統可以在低負荷情況下實現分層燃燒提高熱效率,而在高負荷的情況下又可以提供不錯的動力響應。此外,該發動機的活塞、活塞連桿等運動部件均采用了降低運動慣量的輕質處理,如此處理可以提高發動機的響應速度。
其次就是該發動機采用了VVT-iE(電控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相比傳統的液壓調控,VVT-iE系統擁有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更寬廣的工作范圍,而工程師也對發動機的進排氣門夾角進行了相應調整,從原本的31°左右增大到41°左右,并采用激光熔覆技術,這樣的改動可以發動機的進排氣更加順暢。此外,為了配合發動機進排氣門的變動,活塞頭部也進行了相應的特殊形狀處理,進一步提升了發動機壓縮比,從而提升熱效率。
吉利——新1.4T四缸發動機
在本次廣州車展上,可并不是僅僅只有外國廠商展示了發動機類“黑科技”,身為國內一線自主品牌的吉利在本次車展上也展示了已搭載于吉利S1車型的新1.4T四缸發動機,這款獨立開發的全新發動機采用了更輕的鋁制缸體,并運用集成化設計理念,在排放方面也將滿足歐6/國6標準。
首先是供油系統,這臺新1.4T四缸發動機采用了噴油嘴位置更靠近氣門的歧管噴射供油系統,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噴油效果更加接近直噴且對油品要求更低以及減少造車成本,從而提高性能以及經濟型。此外,該發動機還采用了較為主流的進排氣門雙VVT可變正時調節。
除了在燃油供給系統方面下手外,新1.4T四缸發動機還使用了缸蓋集成排氣歧管設計,這種設計擁有更加緊湊的結構、更加輕的質量以及更高的熱效率傳遞,而且還可以憑借更短的排氣管路,讓渦輪更快達到所需的壓力值,但這種設計也會讓制造成本增加。
和市面上主流的小排量渦輪發動機一樣,吉利這臺新1.4T四缸發動機也采用了小慣量渦輪,慣量小所需要的渦輪正壓力值就低,增壓響應就更加迅速,適合城市走走停停的工況,但在高轉速時也同樣存在增壓效果不明顯的短板。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