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獨家》對話徐和誼:北汽決策全面向新能源轉型,不失妙棋一招
作者/李安定(網上車市社長,新華社高級記者)
1
1月9日,農歷三九第一天,我與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相約在一個小飯館里吃涮羊肉,氤氳溫馨,作老友深談。
徐和誼董事長坦言,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北汽現在確實遇到了一些挑戰,但是也逼迫北汽迅速轉型,揚長避短,化困難為機遇。清醒地確定了發展新戰略。
作為戰略方向選擇,北汽集團將在全國汽車行業中,率先實現全面向新能源轉移。
2020年,北汽將在北京地區停售燃油汽車,全部銷售電動車。到2025年,北汽將在全國市場,全面停止銷售燃油汽車,除軍民融合和專用汽車之外。
徐和誼說,出于首都的政治地位所在,北汽集團帶頭,在大力推進新能源車方面,作出表率,勢在必行。
2
徐和誼說,我們已經走出一條北京特色的新能源之路,北汽新能源公司,在此前一段時間已經取得了銷量全國第一,一枝獨秀的領先地位。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100%,是國內銷量增長最快的新能源車企。而且就在很近的未來,有望掛牌上市。
徐董事長透露:今天在三電的研發生產北汽新能源公司已經全面介入。尤其是電池技術方面。北汽集團和國內最大的電池企業寧德時代,通過技術合作,成立北京普萊德公司,生產三元電池。
坦率的說,這次見面,本來我對北汽集團的自主品牌遇到的困境感到無解。早在2001年前后,北汽集團用區區兩億美元收購了薩博的發動機和93,95車型技術。由于北汽當年的技術底子薄,而且這些技術和薩博附送的部分設備相對陳舊,北汽的自主品牌中高級車型紳寶研發和制造,先天不足。而要升級轉化,所需投入巨大。因此,換一種思路,自主品牌車型分步驟的轉型生產新能源車,揚長避短,沒有包袱。不失為一招妙棋。
徐和誼說,中國汽車業自主品牌正面臨全面的升級換代,各家的選擇,要看各家的特點。我們的自主品牌傳統車型,無論技術和設備投入并不大,包袱很輕,全面轉型新能源技術相對容易。具備一條揚長避短的優勢。
3
徐和誼說,我們的兩個合資企業都很爭氣。北京現代12月銷量再創新高,環比增長35%。 北京奔馳2017全年銷量同比漲幅高達34.9%,銷量和盈利在豪華品牌中處于領先地位。
全面向新能源車轉移,北汽集團有著合作伙伴奔馳的全面支持。與一些合資企業中外雙方覬覦不斷,恰成對照,這一點充分顯示了作為北汽集團掌舵人徐和誼的開放眼界和人格魅力。他說,北汽和戴姆勒奔馳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伙伴講道理,對我們不設防,所以能夠做到,同心同德求發展。
奔馳在全球新能源車的研發方面,積累雄厚。北汽集團已經和奔馳談定,從2020年開始,奔馳純電動車在合資企業陸續上市,現在已經談定4款電動車型產品,有A級車、也有B級車;有轎車、也有SUV,會根據當時的市場和政策需求陸續投放。北京奔馳的工廠都是柔性生產,生產新能源車沒有難度。
自主品牌傳統車向新能源電動車開發方面,奔馳也會提供大力技術支持。雙方談定,利用北汽的新能源動力技術和奔馳的車型平臺相結合,獲得在中國市場特色電動車的第一手經驗。
4
老友交流,海闊天空。談到中國新能源電驅動車電力供應的能源結構。我提出國家應該在煤電和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之中,作出一個長規劃。徐和誼董事長胸有成竹地說,他認為核電將取代煤炭是中國電力提供的主要能源。他預測,在2020年以前,中國將能建成20座新的核電站。核電在不遠的將來,會與高鐵,超高壓輸電技術,成為中國領先世界科技的三大名片。核電將成為煤電和石油之外中國發電的主要能源。
此外,國家已經確立了建設30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徐和誼透露,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已經確立落戶在北京汽車新能源,1月下旬將會上板。由政府投資一部分,企業投資一部分,向全社會開放。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