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研究院張帆:堅持正向自主設計,打造中國汽車辨識度
作者 毛鐵(網上車市 總主筆)\李安定(網上車市 社長)
1 中國汽車設計步入世界舞臺
我們來到廣汽研究院,采訪了中國汽車設計界的標志性人物——研究院副院長、設計師張帆。張帆告訴我們,中國的汽車設計“已經顯現出深深的中國烙印。”對于外國同行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中國車、中國的設計。我們未來需要做的,是怎樣把設計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自己的特征,甚至用中國設計去引領整個汽車設計一種風潮。”
近年來,張帆帶領的廣汽設計團隊塑造了傳祺新一代產品高端大氣、具有明顯辨識度的視覺形象,從設計造型上奠定了傳祺車型高品質的基礎。
今年10月的巴黎國際車展,組委會安排廣汽傳祺的展臺恰好在奔馳和寶馬之間——這表現出世界汽車業對中國自主品牌和中國汽車設計的認可。
近年來,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高速發展,一批中國年輕的汽車設計師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幾年中走過了發達國家汽車設計幾十年的過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設計理念,奠定了中國自主設計基礎。以廣汽、上汽、吉利、長城等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在產品造型設計上脫穎而出,改變著中國品牌面貌,讓世界為之矚目。
2 “從地板到阿爾卑斯山頂”
張帆1975年出生于四川康定,從小就喜歡畫畫。1994年,張帆考進上海同濟大學工業設計系,成為中國第一批在工業設計專業接受汽車設計教育的學生。后來,他又考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攻讀汽車設計碩士。
2002年,德國《Auto-motorandsport》雜志舉辦了一項汽車設計大賽,張帆自創了一個代表中國文化特色的汽車品牌——“東勝(East Scene)”參賽,獲得“最佳品牌設計獎”。張帆的設計引起了奔馳設計本部高層的關注。之后,張帆被德國奔馳公司本部聘為終身汽車造型設計師。
張帆回憶說,“剛去的時候壓力很大,感覺是從地板上一下到了阿爾卑斯山頂”。在這家世界頂級汽車企業里,他感受到中國汽車設計與世界頂尖設計的差距。他青燈黃卷,埋頭鉆研。別人設計項目一般做一兩個方案,他有時卻做十幾個,從中找出最好的。終于,他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并開始超越。在奔馳工作的8年,張帆參與了奔馳多個項目的外型設計工作,以及smart fortwo的設計項目。
在奔馳的工作使得張帆的汽車設計理念日益成熟。可是就在一帆風順的時候,2011年,張帆卻突然做了一個決定,回國加盟剛剛起步的廣汽傳祺。張帆后來談到他的抉擇時說:“奔馳可以讓我很好地完成作品,而廣汽給了我平臺去做一番事業。”
3 堅持正向研發自主設計
在張帆看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必須堅持正向研發,自主設計。他說,原創的設計能帶來民族自豪感。一些自主品牌的設計從模仿起步,但模仿必然損害品牌價值。
張帆告訴我們,傳祺的設計是從“領先半步”開始的。所謂“領先半步”就是你的設計既要與別人不一樣,但也不能差的太多,從符合大眾消費者的審美要求,再到引導消費者的審美。因為“設計師一定要站在企業的角度、站在市場的角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從商品性的角度,為產品制訂一個戰略目標,包括在戰略和戰術層面怎么去實現。”
傳祺GA3在張帆加入傳祺之前就開發完成了,但上市后銷量一般。張帆認為缺少品質感是主要問題,并為它稍作修改,換上“凌云翼”設計風格,為其增加品質感,結果傳祺GA3的顏值立刻就顯得與眾不同,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銷量上也大大提升。
到GS8的設計時,張帆希望這款車從“領先半步”變成“領先一步”。當時GS8面對的問題是要突破價格的天花板,滿足消費者更高的要求和體驗。廣汽對這款車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這款車作為一個經典被市場接受。
張帆為GS8 選擇了“外剛內柔”的設計。“外剛”取決于他的少年記憶。他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小時候看了不少戰爭電影,GS8的設計受到美國越野車型在戰場馳騁啟發。“剛”通過對體態及線條的推敲,使外觀設計上有著7座SUV的大氣與霸氣,表現出SUV的熱血與氣場,使其“有著打動人的瞬間”。
“內柔”基于張帆的一個發現:一般外國汽車設計師設計的汽車外觀和內飾的風格是統一的。但張帆發現,這對于中國客戶行不通,中國客戶認為汽車的外觀是做給別人看的,內飾是做給自己用的。于是,張帆GS8的設計采取了“內柔”:內飾溫暖、舒適、人性化。
2016年10月,價格16.38萬-25.98萬元的傳祺GS8上市時,宣布年銷量設定為10萬臺。此前,沒有任何一個沖擊高端的中國品牌敢事先宣布這個目標。但是傳祺GS8做到了——2017年,傳祺GS8累計銷量102,214臺。
在我們看來,傳祺GS8無疑是國內SUV中,最具辨識度和視覺沖擊力的車型。
在采訪中,張帆多次談到了自主品牌廣汽傳祺的“務實”和對專業的“尊重”。在廣汽,造型評審既有高層的把關支持,又有設計師自由發揮的空間,是造型設計的理想狀態。
4 中國特色設計要“著眼于未來”
不少人對中國設計的理解就是在產品設計上加入中國元素,如青花瓷等。許多企業在產品設計中都會加入中國元素,但是真正理解中國元素并恰如其分地運用者是鳳毛麟角。
在我們看來,工業設計,絕不是工藝美術。張帆說,他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在設計中加入龍紋等中國元素。現在想想這其實是對中國特色設計的幼稚理解。真正的中國設計不是中國元素的堆砌,而是深入了解當代中國人喜歡什么,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審美,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國設計。
張帆強調,中國特色的設計不能只著眼過去,更要著眼于未來。汽車是個舶來品,中國消費者對汽車造型文化的理解并不成熟。不過,這不妨礙中國消費者去接觸好的設計,正如奢侈品消費,中國消費者就認可國外的設計文化。這說明中國市場需要國際化的設計,但同時,這種設計也要“接地氣”。比如,中國消費者喜歡把汽車當成一個移動的起居室,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工具,一個機器這么簡單。真正的中國設計,應該是適合中國人的設計。
按照這一理念,他們在設計的時候更強調“以人為中心”:“我們所有的設計都圍繞如何讓人的駕乘體驗更好、空間更多、駕乘更舒適,”張帆說。
在另一款明星車型——商務車GM8的設計中,張帆帶領的設計團隊以“突破性的創新”為設計理念,結合國際審美標準與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以人為中心”的造型設計獨具特色,內飾體現了高級感和品質感,刷新了20萬以上的高端MPV豪華舒享新定義,上市后深受消費者青睞。
目前,廣汽研究院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已經成為以中國設計師為主導的,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設計團隊之一,具備全流程整車工業設計能力。團隊研發實力已躋身國內頂尖、達到國際水準,并成為廣汽自主品牌正向開發的重要亮點。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