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印象:“中國制造”與“海關礪兵”的相遇
【編者按】
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有7席。中國的港口不僅展示著大國海運樞紐的風采,更凸顯出國家崛起的戰略支點。
作為我國最大的外貿港口,上海港從1978年吞吐量7951標準箱,到2017年突破4000萬標準箱,用數據記錄著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跨越。
開放是中國改革的重要動力,而中國海關始終守衛并服務著這座開放之門。
7月16日,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聯合網上車市主辦的“點贊奮斗者”活動走進隸屬于上海海關的洋山海關,包括吉利、長城、奇瑞、君馬、上汽榮威、上汽大通、捷途、北汽昌河在內的多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組成“最強中國車”車隊,共同為海關一線奮斗者點贊。
洋山港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海島型深水人工港,通過東海大橋與上海相連,它的全稱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
清晨,陽光灑在港區,依托環境特點填海而建的洋山港區環境優美。
2017年底,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試運行。俯瞰碼頭區域,只見吊車和自動化引導車忙碌,卻不見碼頭工作人員。這座自動化碼頭小到扭鎖,大到岸橋,從碼頭操作系統到設備控制系統均為中國制造。
自動化碼頭控制室里工作人員正在作業。常規碼頭操作工人要坐在50米高空的橋吊控制室,俯身向下操作集裝箱;自動化碼頭的工人們就幸福很多,可以在中控室看著電腦屏幕,就能把龐大的集裝箱吊起放下。
洋山四期碼頭的海關查驗區域。為了讓自動化碼頭更快更強,上海海關開啟“智慧監管”模式,這套智能監管系統將查驗環節直接前移到碼頭,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從檢測門下通過,好似做了全身CT,整個查驗過程耗時不足15秒就能完成。
炎炎夏日,洋山海關關員準備前往貨輪開展登臨檢查工作。今年4月20日起,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原先報關報檢要兩個團隊,分別承擔聯系海關和檢驗檢疫業務申報、安排查驗等工作,現在可以由一個團隊一次完成。
海關檢驗檢疫工作有嚴格的查驗標準,對于防范疫情入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17年全年,他們完成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21.45萬批,檢出不合格貨物1.44萬批,截獲動植物疫情4.13萬種次。
洋山海關積極落實中央和總署的決策部署,瞄準“洋垃圾”、槍支、毒品、象牙及其制品等重點領域,開展“國門利劍2018”聯合專項行動,保障通關安全。
海關卡口每天都在上演“跨境貿易通關忙”的情景,一年365天包括節假日都是如此。2017年,洋山海關監管進出口貨物總值2036億美元,進出口集裝箱1653萬標箱,進出口集裝箱載重量1.47億噸,進出境國際航行船舶7798艘次,征收稅款300余億元。
烈日終于悄悄隱去,落霞與海港齊飛。洋山港總是以其美麗驚艷的風姿,犒賞著參與其中的勞動者們。
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洋山港仍在繁忙運轉之中,一群平凡的奮斗者仍然堅守在他們的崗位上,共同點亮這美麗而又澎湃的海港。
致敬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平凡崗位上的奮斗者點贊!
(稿件來源:人民網)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