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和右手的互博 對比試駕朗逸/新寶來
從最早的捷達和桑塔納,到速騰和明銳,再到如今的新寶來和朗逸,南北大眾的每一對兄弟車型似乎都有左右手互搏的味道,但從捷達和桑塔納、速騰和明銳互為對手最終又共贏的成功案例來看,大眾已將“差異化競爭”運用得爐火純青,這次新寶來和朗逸勢必仍將沿用這一慣有策略。新寶來和朗逸這對親兄熱弟攜手共同搶占市場,實現共贏,不是不可能的。而要對這樣兩款同樣來自大眾PQ34平臺的幾乎為雙胞胎的車型進行對比,其結果已經可以不言而喻,對任何一款車的否定似乎也意味著全盤否定。差距雖然幾乎為零,但差異卻還是存在的,當兩款車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夠發現二者的不同之處。

● 新寶來和朗逸的外形設計難脫被國人同化的命運
當眾多進入中國的洋快餐已經開始推出層出不窮的中國式快餐時,已經驗證了中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足以改變任何習慣。一個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暢銷數年,幾乎可以斷定它一定不會擺脫被國人同化的命運,新寶來和朗逸就是最佳的證明。當新寶來和朗逸同時出現在我們面前時,雖然還能夠在它們身上發現一些親切的身影,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它們已經不再是性格鮮明的大眾車了,因為它很中國化,只有大眾的LOGO和某些細微的表現證明著它們的身份。

無論是新寶來,還是朗逸,全都沒有采用大眾時下頗為流行的“大嘴”設計,更加柔和的車身線條讓他們更能夠迎合中國努力營造的和諧社會。但相比之下,新寶來似乎還是有些念舊,這一點無論是從其名稱還是整體的設計都有所體現。既然沿用“寶來”二字,我們至少應該從其身上還能夠發現一些熟悉的設計元素。所以,雖然舍棄了大眾的“大嘴”造型,但大眾EOS敞篷轎跑車的大燈造型還是讓它具備了一定的家族特征。配合新的大眾小嘴前臉風格,再加上更加修長的發動機艙,整個前臉看起來少了一分霸氣卻多了一分親和力,而前保險杠下部的鍍鉻橫條也讓前臉的層次感提升了一個檔次。

朗逸的前臉采用了與新寶來一樣的扁平散熱格柵設計,只是在格柵內部裝飾條的處理上,模仿了大眾頂級車型輝騰的設計元素,這讓其看起來更加大氣。前大燈的設計對于大眾車型來說是個全新的嘗試,雙棗核形設計讓它看起來更加溫和,頭燈拉伸兩道時下流行的高腰線,貫穿車身,截止至尾燈上部,整條腰線修長平滑,配合同樣平滑的車頂線條讓其看起來仍是溫和。

新寶來也采用了異曲同工的側面線條,但配合平直的車頂以及經典的大眾汽車車窗造型讓其更加體現一種硬朗的風格,三廂車標準化的車身比例讓它迅速被民眾的審美一帶而過。朗逸的尾燈設計完全脫離了大眾目前管用的長雙圓筒設計,而是同樣富有東方神韻的柳葉眉形狀的尾燈總成,與前大燈極為搭調,并自然形成了行李廂的邊緣造型。與之對應的是新寶來的長條形尾燈,分體式的設計以及環繞的LED小燈,讓它與朗逸的尾部造型風格完全區分開來,動感氣息撲面而來。
● 新寶來的內飾保留了更多的大眾風格,與之相比朗逸則更像是一款新車
外形上的翻天覆地并沒有被新寶來沿用到內飾的設計上,拋開材質和細節不談,我們一眼便能夠感受到明顯的速騰風格,淺色的設計配上搶眼的大面積桃木裝飾更多地展現給我們的是豪華的商務氣息,似乎有悖“駕駛者之車”的定位。但凡含有大量桃木風格的內飾基本不會得到30歲之下用戶的偏好,這就使得新寶來也許會因此失去一些年輕用戶,而對于30歲以上用戶的妥協似乎意味著這款“駕駛者之車”正在向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定位轉變。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