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中求同存異 標致408VS大眾速騰對比
法國人和德國人是有很多恩怨糾葛的,從一戰到二戰到造汽車。一戰中法國變自衛為侵略,二戰中德意志覆滅了法蘭西。到了汽車工業時代,有人說德國人發明了汽車,而法國人用科技推動了汽車。但是恩怨糾葛中的對抗一直都存在,比如在兩廂車如魚得水的歐洲市場中,面對大眾的經典高爾夫,標致也締造出一代經典206,然后繼續推陳出新。


其它的,如標致一直英名顯赫的4系車,還有大眾的B族,像維生素一樣很知名的B5,B6,在此不一一列舉。
這只是一篇對比文章,沒必要廝殺出戰爭中的血腥味。筆者真正想說的是,其實在工業化生產技術升級之后,同源歐洲的標致與大眾在許多地方都很相似,比如安全,比如科技。但真正的差異在于理念,比如說標致精益求精的操控性是為了娛樂,也能避難;但大眾追求操控性好像就是為了先進,連娛樂也要靠后站。同樣是操控,前者是極限操控,后者是貼地飛行。
所以面對從里到外一直都很“硬”的一汽大眾速騰,東風標致408喊出了“大•從容”。
刀光劍影中,出招必中對手軟肋,是恩怨,也是求同之外的存異。
發動機
對大多數人來說,起碼從國人的汽車保有量中來劃分,雖然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不是個新鮮產物,但大多數人的車都還不帶渦輪。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太貴了。而且度過了廠商贈送的保養蜜月期之后,它的小問題可能是你的大問題。或者,在保養期的蜜月里也不是那么愉快,你不僅要精心呵護還要給它喝97號的高價燃料。喝高了不要緊,喝低了就不太好,如果長期喝93號油,就容易營養不良,體弱乏力。


結論是:據保守估計,換一個渦輪的價值1萬大元。新技術不僅代表昂貴的造價,對持有者來說還是一種風險系數。當然,它也可以一輩子都不出問題,前提是我們先忽略掉風險系數。
但是話說回來,只有速騰的1.4TSI發動機才代表先進,只有英朗的1.6T才不落伍,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就只能代表皮實耐用嗎?如果我說,408搭載的2.0自然吸氣發動機,代表著標致已經把2.0這個排量中的自然吸氣技術做到了接近極限,這算不算是一種先進?如果你認為我說大話,那就找一個靠譜的“托兒”——寶馬3系[綜述 圖片 論壇]夠不夠資格?
按年頭算,408的2.0L發動機已經推出了幾年,但是仍然和速騰的1.4T拼個旗鼓相當,也超越了寶馬3系,只能說,它已經先進了好幾年,現在仍然先進著。所以在這個環節中,速騰的1.4T先一步進入了潮流,但408的2.0L挑戰著傳統技術的極限。
在同樣先進的動力表現下,先不去爭論1.4T和2.0L到底誰更省錢(是省錢,不是省油,算上長遠開支真不知道誰更省錢)。而是,根據國情和收入,暗忖一下:要不要為發動機額外上個保險?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