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天籟跑賽道時據說人格分裂了 速速圍觀
今天我們就聊聊全新天籟怎么就人格分裂了?日系車和德系車素來是競品仇敵,隨著彼此的產品力完善,我們發現,它們彼此都活成了對方的樣子。德系車開始變得細膩舒適,日系車開始重視操控和穩健。取長補短之間,大家都活成了對方的模樣。全新一代天籟已經發展到第七代,以往我們口中的移動大沙發,居然開始跑賽道了。
前一段時間,我的同事已經對全新天籟的北美版進行試駕,并對國產版本的車輛靜態部分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所以,今天我們主要從車輛的動態角度和技術部分來說說,為什么全新天籟將“移動大沙發”和“健美型男”這兩種不同的性格進行了非常好的融合。
下面,我們就直接進入這臺車的動態駕駛部分,首先帶來的是這臺車在賽道的駕駛體驗。沒錯,確信你看對了,一臺之前號稱“移動沙發”的日產天籟也開始跑賽道了。這種運動化的改變其實從第六代就已經開始,到了全新的第七代,運動化已經趨于爐火純青。
對于一臺軸距超過兩米八,車身尺寸接近四米九的家用車來說,跑賽道確實是一件比較瘋狂的事情。我開始覺得,廠家一定是讓試駕教練帶著我們以七八十的時速溜溜彎就意思意思得了。但看到專業的曲線讀取設備和視頻檢測設備,我感覺,人家是認真的。
的確,在賽道試駕中,教練最高已經把車速拉高到140Km/h左右,事實上這還只是編隊行駛的速度最高值,如果廠家再放得開點,這臺車除了大直道外,100Km/h以上過彎也是完全可以的。
我們首先熱身了一兩圈,廣東肇慶賽車場已經跑過幾次,線路還是比較熟的,彎道有七八個的樣子,其中也含有發卡彎、胳膊肘彎這樣的專業難度彎道,天籟全力接近加速,快要接近彎心的時候,及時制動,這個時候你趕緊它的制動力來的很勻稱也很充分,并不是一臺家用車那種慢慢悠悠的節奏,相反它也是很認真的。
進入彎心,此時的車輛時速在60-70Km/h左右,其實我們的駕駛還是比較溫柔的,在安全為前提的駕駛背景下,車輛給我的感受是懸架很扎實,動力隨踩隨有。車輛具有的循跡性智能輔助系統會自動對內側車輛進行一定量的制動,后輪的角度也有一個很小的角度的轉動,車輛很快就駛出彎心,轉向不足的程度并不會令你尷尬。
賽道之余,我們在賽道后場也做了一些場地的試駕,其中比較考驗車輛側傾的就是“8”字型的繞樁,有了賽道的駕駛體驗,對于后場的場地繞樁,我們覺得都是小兒科了,但實際體驗,卻不盡然,8字型繞樁,更考驗車輛的轉彎半徑和側傾控制。另外,對于車尾的隨動性也是個考察,還好,直徑在4米左右的半個8字,車輛的駕駛還是非常靈活的。
對于一臺中級家轎來說,舒適性不僅僅來自底盤的調教以及發動機的平順,對于噪音的控制同樣是舒適性的一個非常大的考察。在場地科目里,項目模擬了日常道路的背景噪音,基本上在90分貝以上,過減速帶和搓板路的噪音也在90分貝-98分貝之間,但在車內,這種噪音經過隔絕,基本上在60-68分貝之間。主觀感受噪音已經小了很多,隔音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