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vs朗逸 兩“逸”相爭究竟誰能領風騷
不知不覺,2010年的車市已走過大半。回顧前8個月的銷量表現,中級車依然引領著車市消費主流,而動輒月銷過萬的強勢車型也大有“車”在。這其中,不乏有些價格相近、配置相似的車型,又同時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性情。
今天,我們選了兩款車,價格均在10萬-18萬,月銷量都在萬臺以上,最重要的是,90%以上的消費者在選擇家用轎車時都會考慮它們。沒錯,它們就是上海大眾朗逸和東風日產軒逸。讓我們戴上家轎的“眼鏡”,看看究竟誰領風騷。
外觀,誰更飄“逸”?


軒逸和朗逸價格接近,風格相異。
從外觀設計上看,軒逸有著軒朗氣派的前格柵、流暢的車身線條、貫穿前后的飄逸腰線,造就了俊朗逸致的整體外觀。難怪有車友說,“軒逸看上去和高級車一樣”。
朗逸整個車身線條走的都是簡約路線,沒有太多修飾。進氣格柵也采用了和軒逸一致的鍍鉻飾條裝飾,但在軒逸明顯帶有日產豪華車氣勢的晶鉆大燈對比之下,朗逸的簡約則稍顯保守。
空間,誰更富“逸”?
讓我們把眼光移至車內。
軒逸是一款按B級車標準打造的A+車型,在乘坐空間上有著“寬適之極”的標準。這首先便體現在它那2700mm的軸距和680mm的后排膝部空間上,這與一些B級車相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了這樣的軸距表現,對車內空間做出了最大程度的擴展,才使得無論在駕駛、乘坐時,都擁有了富余、寬適的空間。
而朗逸在乘坐空間的表現上則沒有較大的優勢,軸距表現也只是達到了主流A級車的空間標準,基本可以滿足家庭汽車生活的日常需求。不過,在車體結構上朗逸卻有個設計亮點——后門設計的比前門更寬,這就照顧了后排乘客。
軒逸504L的行李容納空間,對于日常用品的裝載足以夠用。而朗逸的行李箱空間稍小一些,固定容積為472L,但它的后排座椅還能以4/6比例分折放倒,擴展更多空間。
動力,誰更卓“逸”?
放眼當下的中級轎車市場,2.0L跟1.6L都無疑是主流排量,在沒有渦輪或直噴等技術的干預下,雙“逸”間的動力較量會更加顯而易見。
軒逸搭載的仍是日產MR20DE直列四缸引擎,這款引擎同時應用在東風日產新天籟2.0L車型、逍客全系車型上。所以,跟整備質量為1280Kg的軒逸搭配起來更沒得說。在進氣門配備C-VTC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之下,能實現最大功率105KW/5200rpm和最大扭矩189N·m/4400rpm,單從數字上看就已超越同儕。
而運用在朗逸2.0L 車型上的EA113引擎,歷史較悠久,每缸2氣門的結構就是其最廣為人知的標簽。最終交出的動力參數成績是最大功率88KW/5000rpm,最大扭矩180N·m/3750rpm。
不過,再精壯的發動機也需要一臺聰敏的變速器來緊密配合,才能達至整車高效的動力表現。在這點上,軒逸配備的X-tronic CVT無級變速器無疑是二者乃至整個中級車型里的明星。它能讓發動機轉速更長時間地停留在大扭矩區間,由此營造出綿延不絕的加速力度,讓整個加速過程一氣呵成,這種溫馴而不孱弱的動力輸出特性,對于追求安逸舒適的家庭用戶來說,最適合不過了。
至于朗逸,則使用傳統的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各個擋位之間的銜接也較緊密,不過較多的擋位也讓花在變擋上的時間相應增多,如果遇到需要急加速的情況,朗逸可能會稍稍讓人著急。
舒適,誰更安“逸”?
其實,駕乘的舒適度來自于各種配置的綜合作用,不同的配置,會造就不同角度的舒適感受。而在這一點上,軒逸和朗逸擁有各自不同的配置亮點。
軒逸配備獨特的扇貝形座椅,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適性;兩組座椅記憶模式對出行成員較多的家庭來說更為方便;雙開啟式電動天窗,讓乘坐者不會感覺壓抑;而全自動正負離子清新空調,營造綠色舒爽的車內環境;配備標準的ABS+EBD以及電控輔助制動系統BA以及倒車影像、ASCD定速巡航系統,這些配置對于一款家庭用車來說,可謂既實用又不冗余。
而朗逸的配置亮點主要體現在豐富性上。它配備真皮座椅,帶有高度調節及腰部支撐功能的駕駛位,帶花粉過濾功能的自動空調系統;在安全方面,朗逸配備集成了ABS+EBD+MSR+MASR的MABS系統以及定速巡航、倒車雷達、TPR胎壓監測系統、帶加熱功能的外后視鏡等,這些功能都助力朗逸在行駛中獲得更好的安全性。
■點評
總的來看,雙“逸”雖然身處相近的價格區間,但軒逸更多地展現了它空間上的絕對優勢,它的舒適性配置精煉實用,足以承載家庭需求。不過,如果您對于空間的要求不高,而更想獲得豐富便捷的功能體驗,那么在品質表現上更注重便利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朗逸,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