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新知】探秘建立在e平臺之上的比亞迪帝國
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場比亞迪新能源技術的“洗腦會”,沒想到倆小時聽下來,我仿佛窺探到了一個龐大帝國正在穩扎穩打地奠定根基。簡單來說,未來幾年你買到的北汽、東風、長安甚至奔馳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掀起機艙蓋來,最核心的三電系統上很可能都印著三個字母“BYD”?!盾囀行轮返诙?,就來為大家探秘建立在e平臺上的比亞迪帝國。
先來說說什么叫“e平臺”。“一百年前的T型車,一百年后的e平臺!”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先生似乎有點兒自賣自夸的意思,但如果詳細了解一下,比亞迪大力打造的e平臺還真有引領行業變革的潛質。
作為一名文科生,我本身對于大量技術詞匯是很排斥的,所以要讓我用一個詞來簡單概括e平臺的特點,那就是“集成”。廠家概括得也很精煉,直接放出一組數字:“33111”,第一個“3”是指將驅動電機、電控和減速器進行三合一,第二個“3”是指將高壓充配電系統OBC、DC和PDU進行三合一。第一個“1”表示一塊高度集成的PCB板——集成式車身控制器,第二個“1”表示一塊搭載“DiLink”系統的智能旋轉大屏,最后一個“1”代表一塊長續航、性能穩定的動力電池。
至于后面兩個“1”,分別是電池和集成在可旋轉中控屏幕中的DiLink系統,這兩個本來就是比亞迪的強項,在此就不做過多介紹了。相信您已經看出來了,“33111”這一組看似簡單的數字,實際上代表了純電動車型最核心的技術,所謂“e平臺”的重要意義不容小覷。下面請出我們今天的特邀專家,比亞迪第十四事業部電源廠廠長王超先生。
高度集成之后的好處,概括起來主要有減輕車身重量、提升空間利用率和提高能效三個方面,這些特點都和廠家的成本控制有著直接關系,而且對于汽車用戶來說也是可以看得到的好事兒。王超廠長介紹說,相比于分體式總成,三合一電驅動力總成成本降低33%,體積降低30%,重量降低25%,扭矩密度提升17%,功率密度提升20%,NEDC 效率指標增加1%。
王廠長透露,e平臺包括的兩個三合一總成能為整車減重40kg,節省空間37L,這對于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和駕乘體驗都意義重大,同時,e平臺讓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實現了“通用”與“整合”,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零部件體積變小,重量變輕,采購成本變低,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適、更長續航的新能源汽車。
但如果只是強化了自己的產品實力,根本無從建立我要為大家展示的“比亞迪帝國”,據王超廠長介紹,e平臺目前已經實現量產,其中“3+3”三合一總成年產能達到48萬套。這其實遠遠超出目前比亞迪本身的車型產品需求。為什么要布局如此高的產能?我來給大家一點提示:從最初起家開始,比亞迪的身上就重疊著“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代工廠”等多個角色的影子。
目前,已經有北汽、長安、東風、奔馳等傳統造車企業以及一些新勢力造車企業向比亞迪和e平臺伸出橄欖枝,如果算上謀求合作的零部件企業,e平臺的“粉絲”數達到了驚人的170家。據李云飛先生透露,預計到2020年,每家和比亞迪合作的車企會有一到兩款車型產品推出,它們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比亞迪e平臺的技術。
電池組同樣處于e平臺的開放范疇之內,目前包括長安在內的多家整車企業,通過合資建廠或購買的方式和比亞迪達成合作,這也讓比亞迪在鋰電池組領域的優勢得以發揚光大。
也就是說DiLink將成為完全開放的智能生態平臺,第三方應用甚至可以控制車窗、空調等車身硬件的功能,并且借助全車傳感器所記錄下來的車主日常用車習慣數據,分析和推送迎合車主需求的服務。目前DiLink 2.0版軟件正在開發之中。
看到這里,不知道您是不是和我一樣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比亞迪的眼光確實夠遠夠寬,當別的整車企業都在拓展新能源車型產品線的時候,比亞迪已經從更宏觀的角度來布局未來了。“成為不可或缺的那一個,你才能站穩腳跟,并獲得持續的發展空間。”這句話放在很多地方都適用。本期的《車市新知》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e平臺可以說奠定了比亞迪帝國的地基,在2019年國內車市增速放緩的大形勢下,比亞迪能否憑借開放的e平臺出奇制勝?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