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款似換代! 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 豪華智能進E步
最能代表梅賽德斯-奔馳的車型,非S級轎車莫屬,而其品牌的中堅力量則是E級車,因為在過去的73年中,奔馳E級車的全球交付量已超過1400萬輛,也榮膺奔馳最暢銷車型寶座。2016年,第十代奔馳E級車的長軸距車型中國上市,眾多全新智能設計和科技更是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驚喜。時隔四載,在本屆北京車展前夜,奔馳又帶來了中期改款的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又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哪些驚喜。
歷經四年的市場洗禮,以及對于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摸索,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在這次中期改款后變得更為強大,甚至有種改款似換代的意思。如此一來,它賦予競品的壓力將更大……
對于這款關注度極高的車型,在本次北京車展前夜,廠家對其進行了全面的解讀,而主講人則是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營銷首席運營官段建軍,僅憑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款車的重要性。而對于車輛而言,相信很多消費者都要更在乎車輛三大件方面的技術,鑒于此,我們就先對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的此類技術方面一探究竟,之后再看看看新車設計有哪些升級之處。
在對于發動機的傳統認知中,體型越大缸數越大,動力就越大,當然換來的也是大排量高油耗。而新一代長軸距E級所搭載的2.0T發動機,則是打破這個常規,將高效的直列四缸發動機與48伏智能電機相結合,具有啟動平順,加速助力和能量回收等技術優勢,輕松媲美六缸發動機動力表現,同時降低了油耗。
在排氣方面,為了使渦輪介入更快,廢氣利用率更高,這臺發動機采用了雙渦管技術,發動機1、3缸和2、4缸的排氣各使用一個通道, 1、3缸排氣職責為推動渦輪葉片,另外兩個氣缸排氣則與進氣側連接在一起來增加進氣壓力。
在排氣門部分,奔馳可以說是展現出了超群的技術實力以及豪華品牌的擔當。對于排氣門最重要的是剛性和散熱,奔馳為了提高排氣效率,排氣門中間與底座部分均采用中空設計,并在內部填充了鈉。而從熱傳導的角度來說,導熱系數的單位為“瓦/米•度”W/(m·K),鋼的導熱系數大約在29-31左右,鈉可以超過140。所以如果充滿鈉,會讓排氣門在熱傳導過程里有更好的表現,進而可以承受更大的缸壓,提高發動機熱效率。
對于德系車來說,底盤表現是最不必操心的點,而作為德系車的代表車企,奔馳在此方面更是有著極高的造詣。旗下E級、C級和GLC SUV車型均采用了高性能單筒減震器,它的好處是油液分離,充氣壓力特別大,活塞里整個減震器的氣和油是完全分開的,因此對活塞制造工藝要求更高,而且阻尼力更加精細控制并響應極其迅速。
奔馳高性能單筒減震器,采用主活塞閥系+低振幅過濾舒適閥的設計,分別精準抑制不同類型車身振動,營造獨有的舒適駕乘體驗。當車輛經過類似碎石路低振幅路面時,舒適閥工作開啟,減少了車的上下運動和熱能轉化,因此達到振動過濾。而產生較大振幅較快速度的振動時,主閥系開啟,迅速衰減震動,保持車身穩定。也就說是,車輛不論途經怎樣的顛簸,底盤都可以做到有效的化解。
對于實打實的技術方面,作為德系豪華品牌之首的奔馳自然不會令人失望。當然了除技術外,奔馳在設計與創造豪華方面更是造詣頗深。至于到底如何,請往下看。
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全系共推出三種動力6款車型,均提供轎車和運動轎車選擇,售價區間為43.08-64.28萬元。新車外觀部分仍提供兩種外觀套件,立標與盾標,滿足不同需求的用車以及勝任各種用車場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系車型外觀設計與海外版車型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其更原汁原味。
“年輕化”似乎是現階段各主流主機廠都在追求的調性,畢竟90后已經逐漸成為消費者主力群體。當然了,奔馳對于此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以豪華為主基調,進一步強調運動、年輕與優雅。
先不說E級的車型定位,回歸歷史看它的變化就知道設計師在本次改款所花費的心思。新車既要有歷代車型經典元素的傳承,又要有當前消費者追捧的主流設計元素。而當新車呈現在您面前時,您一定會感嘆到“這次奔馳E級又要引領中大型車設計潮流了”。
之前車型在前臉的設計上,多為垂直方向延伸的元素,其目的也是相當明確,為凸顯行政轎車的大氣之勢。而新車恰恰相反,設計重心轉為橫向水平元素,一方面是為了拉寬車輛的橫向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則是突出車輛的運動感。
前臉部分算是新一代長軸距E級“整容”幅度最大的部分,提供兩種風格車型是E級一貫的招式,并且現階段消費者對此也非常樂意買單。具體來看,新車在進氣格柵尺寸方面進行了“瘦身”,長軸距E級轎車,前臉為全新幾何盾型格柵造型搭配經典立標,加上源于邁巴赫S級的前包圍設計,傳遞出優雅自信與優雅之態。
長軸距E級運動轎車,格柵同樣也有“瘦身,”而格柵也有一個相當有格調的名稱“閃鉆格柵”,正面來看,整體更為精致,而來看到側面,該元素則突出了車頭的立體性,凸顯十足的運動性。此外,AMG風格前包圍更能凸顯運動氣息,再加之兩側雙幅的風刃造型和引擎蓋上隆起的雙棱線設計進一步強化了新車的運動氣勢。
“燈廠”出品很強嗎?相信各位看到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的大燈組時一定會路轉粉,并為之震撼。為了向經典致敬,燈腔內部采用了“四眼”燈組布局,同時為了凸顯科技感,內部LED光源采用了懸浮式。此外,之前可以區分C級、E級、S級的LED日間行車燈也進行了重新設計,被賦予“鋒眉皓目”之名,燈帶還采用犀利的折角造型,點亮時車燈目光如炬,讓整車更具精氣神兒。
相比于“燈廠”和其它車企所推崇的激光大燈,奔馳遠程幾何多光束LED大燈更具優勢,首先,其照明遠度達650米,足夠遠;其次,它和激光大燈不同,激光外泄可以在千分之一秒內讓人致盲,從安全角度來講,遠程幾何多光束LED技術比激光技術有更可靠的表現;不僅如此,激光大燈是單點光源,遠程幾何多光束LED大燈是84個可以獨立進行點亮和熄滅的點光源,并且可以在0-100級之間進行調整;最后一點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激光大燈要70km/h以上的時速才能開啟,遠程幾何多光束LED大燈在40km/h以上就可以進行調整。從實用性與安全性角度來說,不論如何遠程幾何多光束LED大燈都有絕對的優勢。關于大燈,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如果用一定組合展現這84顆LED,就可以進行貪吃蛇的游戲,甚至可以用燈光打出名字,作為表白神器也不是不可。
車尾整體仍將老款車型設計進行延續,而在尾燈處則會讓您耳目一新,跨越后翼子板和后備廂蓋的分體式燈組,內部點陣式LED尾燈采用全新分體式數字化點陣設計,其LED光源排列如同龍鱗鳳羽一般精美、尊貴,且設計與用料也海外版車型一致,不過在國內,官方賦予了它更顯貴的稱謂“龍鱗鳳羽”,可以看出奔馳對于中國文化高度推崇。
相比起改動較大的外觀,新車內飾變化眼見之處則顯得相對保守,奔馳這套經典的內飾,在新車上同樣得到了繼承,這不是說奔馳設計師偷懶,而是能全面說明這套內飾的成功。
內飾木飾用料方面,奔馳在長軸距E級車上所使用的木飾并非一整塊木頭,而是木飾切片。以白蠟樹的木飾切片為例,原料為樹齡20年以上的樹木,背面采用無紡布進行支撐。相比之前車型所使用的木飾塊,在成型工藝、使用壽命和安全方面均有明顯優勢,并且同樣可以感覺到木飾塊的紋理。
當然,變化之處也是比較明顯的,方向盤采用的是全新一代奔馳S級轎車的同款方向盤,并且根據車型的不同,提供兩款樣式,轎車采用“鷗翼式”三幅方向盤設計,運動轎車則采用“雙翼式”運動方向盤設計。
方向盤設計如何,答案自然是好,畢竟已經在全新S級上服役。而重點則是技術上,有著十足的創新,采用電容傳感技術。雙翼式方向盤的按鈕輻條從此前的單層升級為雙層設計,雙層的操控輻條各自都帶有獨立的電容傳感器,進而可以追蹤駕駛者手指落下的位置。也就是說,駕駛者不僅可以通過按下上面的功能符號獲得響應而且還能通過諸如滑動的動作來獲得額外功能。實際體驗就好比使用智能手機一樣對儀表盤和多媒體顯示屏進行控制。并且對駕駛員控制駕駛狀態的識別更為迅速,反饋精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駕駛的便捷性與安全性。除了上述“黑科技”之外,新款方向盤相比于老款在重量上也更有優勢。
12.3英寸中央高清觸控屏,內置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更加符合當代客戶的智能設備觸控習慣,在實用性方面也更為出色,畫面質感流暢、品質細膩,并且具有集語音、觸控和手勢三位一體的人機交互體驗。同時,智能感應助理可預設并識別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的手部動作,區分主副駕駛位。對于重視智能人機交互且挑剔的國內消費者來說,對此絕對挑不出任何不足。
影響駕乘體驗的配置當然遠不止上述內容,新車更是針對中國交通情況提供了更為可靠的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硬件在4個全景攝像頭和雙目立體攝像頭的基礎上,配備了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傳感器,最大探測距離可達500米。主動式變道輔助系統啟用要求,也根據中國路況進行優化,從80km/h降到60km/h,更符合國內公路默認的限速要求。此外,交通擁堵輔助系統在智能領航限距功能開啟且時速低于60公里/小時的高速路或城市道路上,縮短了跟車距離,并會開啟主動式停走輔助功能,可自動減速剎停或在剎停后1分鐘內自動啟動加速,最大限度提升了駕駛的便捷程度。由此,也可充分看出來奔馳對于中國市場的用心程度。
新一代長軸距E級車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不論技術、設計還是配置的升級均沒有絲毫槽點可言,而這種“改款似換代”的勁頭,之后一定會在銷量上有所體現。而刨除上述,其實奔馳E級車在品牌力方面,相比于競品也有著先天的優勢,并且合理的售價也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不過這些對于奔馳長軸距E級車受眾群體來說并不算是重點,因為E級車可以為您帶來的自信是競品車型遠不及的。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