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停車后的車內空氣,竟比高溫暴曬后“毒性”更重!解讀家庭用車安全
通過上一期的沃爾沃XC60和奔馳GLC的實測,相信大家對車內空氣安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為大家解讀了兩款車的各項測試結果。但絕大多數的非專業消費者可能最想知道的是,這些數據和測試對于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日常用車來說有什么值得參考的地方?本文將注重為大家解答這兩個疑惑。
國標測試結果竟比國際測試更高,這代表什么?
看過上一篇的讀者都知道,我們網上車市分別對兩款車進行了兩次測試。第一次測試為按照國家明文規定的HJ/T 400-2007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以下簡稱國標測試)的國標級測試,第二次測試為按照ISO012219-12012《道路車輛內空氣第一部分整車測試環境艙法車內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方法規范》(以下簡稱國際測試)的國際級測試。
而筆者為大家解析過,國際測試中的65°C高溫環境下的停車模式測試,是模擬了高溫暴曬后的車內空氣環境。而長達22個小時以上的國標測試更多模擬的是長期停車后的車內空氣環境。按照我們的用車經驗來說,一般都是高溫暴曬后的車內異味比較嚴重,在地下車庫停放了一晚的車只有一絲絲刺鼻氣味。因此,大部分消費者都會認為高溫比長期停放更能考驗一款車的車內空氣健康,國際測試理應也比國標測試更加嚴苛。
但實際情況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從沃爾沃XC60的測試成績不難發現,兩次測試中共同的八個項目中,除了乙醛這一項,均是國標測試高于國際測試。對此,很多小伙伴可能會認為不合理,或者測試有問題。實際上,這里就涉及到大家的一個家庭用車安全誤區。
像苯、甲醛這類有害物質揮發需要時間,盡管高溫可以加速它們揮發速度,但是部分有害物質還不能得到充分揮發,而長期停放卻剛好給人這些有害物質的充分揮發時間。這些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意味著實際上每天進入停放一晚后的車內,實際上比夏天暴曬后的車內“毒性”更。而考慮到一年中并不是每天都是高溫天,而長達8小時以上的車輛停放情況卻會每天,國標測試對于消費者的參考意義更大。
從兩輛車的測試成績看也是如此,奔馳GLC的國際測試成績中的苯、甲苯等項目還是ND(即揮發物質微乎其微,超出檢測范圍),而在國標測試中就通通檢測了出來。其中甲苯濃度達到了0.068 mg/m³,已經接近了引起嬰幼兒不適的程度。乙醛濃度更是達到了0.104 mg/m³,已可以引起成年人的不適了。相比之下,沃爾沃XC60的表現更加出色,無論是國標測試、還是國際測試,甲醛和乙醛濃度都沒有超過能夠嬰幼兒引起不適的0.080 mg/m³的標準。通過多次多項的實測,消費者更能夠看清每一款車的車內空氣健康的差距。
空氣凈化系統會是改變車內空氣健康的關鍵嗎?
上面我們講到了高溫暴曬和長期停放兩種實際用車場景,而國際測試中有三個項目,其中的駕駛模式則是模擬了另外一種場景,那就是“行駛中”。與之前兩種場景不同的是,駕駛模式添加了一種變量-空調。我們都知道如今新車的空調系統往往都是帶有空氣凈化系統的,該系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改善車內空氣的健康程度。
而某些消費者認為空氣凈化主要與空調濾芯有關,只要多花個幾百元買個好點的活性炭濾芯就可以了。但實際上真正重要的是空氣凈化系統本身,性能較差的車內空調哪怕換上了高效的濾芯,但整個空調送風系統仍然帶會有氣流阻礙,出風口是完全感受不到風的,最終效果只能適得其反。所以,大家必須得明白空氣凈化系統是一個高效整合的系統,不是單靠某一方面改進就能升級的,其優劣還是得看汽車廠家的自身實力。
每一家汽車品牌的空氣凈化系統的過濾性能不一樣,性能更優秀自然也能帶來更好的車內空氣。在這一點上,沃爾沃XC60的CLEANZONE清潔駕駛艙就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國際測試駕駛模式下的甲醛濃度為0.039 mg/m³、乙醛濃度為0.028 mg/m³,相比奔馳GLC的甲醛濃度0.063mg/m³和乙醛濃度為0.081mg/m³拉開了2倍以上的差距。
空氣凈化系統就好比主動防碰撞安全系統一樣,該系統以后對于車內空氣健康的影響力比重將逐步拉開。測試當中雖然是在駕駛模式中啟用了空氣凈化系統,而在實際情況下,像是長期停車、高溫停車等情況,消費者都能夠提前啟動空氣凈化系統,也會影響這兩種情況下的車內空氣好壞。所以,筆者認為在未來空氣凈化系統將會是改變車內空氣健康的關鍵,也會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最后總結
我們網上車市之所以花大量時間和巨額成本進行兩次測試,就是希望消費者能夠重視車內空氣健康,從以往的誤區中走出來,“長期停車比高溫暴曬危害更大”、“ 空氣凈化極大影響了車內空氣好壞”,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消費者參考一輛車的車內空氣健康有幫助。不過,家庭用車安全不止車內空氣健康這一點,接下來,網上車市還會對這兩款車進行“禁用物質測試”,看看“皮膚接觸內飾”是如何影響消費者健康的?讓我們一起期待接下的測試吧。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