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經民:榮威堅持自主中高端定位 對標主流合資品牌
R品牌的正式單飛,讓外界對其“母體”榮威品牌多了幾分遐想。廣州車展期間媒體溝通會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再次重申了榮威的定位:“榮威從2006年誕生,就是對標主流合資企業,就是自主品牌中高端定位,迎接全球化主流品牌挑戰,到今天它依然是這樣的定位。”
與此同時他強調:“依托整個上汽集團在‘新四化’的布局以及技術、資源和用戶等各方面的深厚積累,榮威會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另外,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崔衛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營銷部總監兼市場及公關總監王建峰業務分享了過去一段時間榮威的得失,以及對于后續市場的展望。
堅持自主中高端定位 迎接合資品牌挑戰
對于媒體追問的獅標、R品牌區分問題,俞經民表示:“通過幾個月的發展,兩個品牌的定位越來越清晰。R汽車是脫胎于榮威品牌,獨立發展,和榮威、MG構成了上汽乘用車的三大品牌。”
與此同時,俞經民表示獅標也讓榮威品牌有了新的變化。
這些,從5月份全新獅標LOGO的發布,與故宮聯名進行“新國潮”品牌探索,以及后續全新設計語言產品的推出便可以看出,整個榮威在品牌、產品、營銷層面作出了極大的調整。當然,這些連貫動作的背后,也都是更好地迎合年輕消費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多大多數出身“草莽”的自主品牌不同,榮威自誕生之初就吸收了英國汽車的技術基因,因此也就有了今天的定位,即和主流合資品牌競爭度較高的自主中高端品牌。也就是俞經民強調的“榮威從來都是堅持自主中高端定位,對標主流合資品牌”。落地在具體產品上,比如上市不久的i6 MAX,喊出的口號就是對標合資三巨頭“卡軒朗”。
獅標戰略取得初步成效 明年榮威會走得更遠
當然,或高或低的品牌定位,最終還是需要消費者用鈔票來投票。榮威當前的市場表現,似乎也正按照既定的目標前進。
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上汽乘用車再次創下了年內新高,實現了突破7萬輛的成績。作為中流砥柱的榮威品牌,在貢獻近4萬輛銷量的同時,也實現了持續增長。
而比銷量數據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榮威的銷售增量主要源自采用最新設計語言、溢價能力更為出色的RX5 PLUS、i6 MAX兩款獅標產品上。同時,獅標首款高端產品中大型MPV—iMAX8更是在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收獲了近5,000輛的訂單。
獅標是5月份榮威順勢而為,進行品牌升級、煥新推出的全新LOGO,新LOGO比之前的紅黑LOGO更加年輕化。同時輔以品牌最新的設計語言,全新獅標產品也變得更有質感,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也為榮威直面合資競品提供了更多底氣。
而當前3款新產品不俗的市場表現,也意味著榮威獅標戰略已經取得初步成功。明年榮威還將迎來全系車型切換獅標以及產品線的擴充,包括RX3 Pro、中期改款i5、RX5轎跑、中型MPV等多款新產品,屆時會有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對此,王建峰談到:“明年整個榮威品牌會走得更遠。”
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打造與用戶的溝通觸點
從整個乘用車市場來看,在增量紅利基本消失、10-18萬元價格區間產品踩踏嚴重的大環境下,如何提升競爭力,實現市場突圍,成為擺在每個營銷人面前的議題。
就以榮威為代表的主流自主品牌而言,在產品力相當、且同質化競爭顯著的情況下,加速線上下線融合、打造與用戶的溝通觸點、提升品牌忠實度成為了重中之重。當然,這并不是一場能夠輕松取勝的戰役。
采訪過程中,“觸點”更是被提及至少7次。如此高頻的提及,上汽乘用車對打造與用戶溝通觸點的重視度可見一斑。甚至,俞經民還和蔚來李斌就新零售、用戶溝通觸點等問題進行過多次交流。
除了打造與用戶的溝通觸點,俞經民還強調榮威以及上汽乘用車要實現業務數據化,更好、更高效地開展工作;實現銷售、服務、市場3C合一,提升經銷商服務能力,加快內部組織架構反應速度。同時,打造營銷團隊的人設,實現IP化,和用戶融合在一起共建整個品牌。這里,也就不難理解俞經民為何會活躍在社交、跨界平臺,成為汽車營銷界第一網紅。
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21年,俞經民則表示:在明年整體大勢向好的情況下,上汽榮威將切實以用戶為中心,快速搭建起全新新零售服務體系,打造與用戶的溝通觸點,和用戶一起打造品牌,這個初心不變。”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