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純電驅動卻無需充電? e-POWER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電驅化的行業大趨勢已成定勢,EV必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只不過在油車向電車轉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種更為有效的技術手段來進行二者間的銜接,正是在這個大背景和時機之下,e-POWER帶著全新的視角出現了。e-POWER在國內被首次提及,是在去年日產品牌煥新的時候,以技術概念的身份出現;而在今年國內第一個重磅A級車展上海車展中,e-POWER技術正式發布,預示著這項技術即將以產品的形式實現技術落地。那么在全面電驅化的征程里,e-PWOER能否成為當下的最佳選擇?關于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e-POWER的技術特點和它的與眾不同中找到答案。
在文章開始前我們先來探討些問題,為什么都知道電動車是大趨勢,但當下卻依舊無法迅速普及呢。電動車香不香?香,強勁的加速性能、靜謐舒適的駕駛質感還有出色的高效節能;電動車痛不痛?真痛,單次充電時間長、充電樁數量少、續航有焦慮以及電池易衰減等。很顯然,電動車目前帶來的困擾遠大于它能帶來的愉悅。那么,如果我說有一種技術,能夠保留電動車所有的優勢,同時屏蔽掉了電動車所有的痛點,你相信嗎?
全時電驅卻不用充電? 前所未有的e-POWER
如果只是單看動力結構組成,e-POWER技術很容易被誤歸為混動行列,其實它與我們認知中的傳統混合動力真的不太一樣,可以說e-POWER是一種全新的動力模式——前所未有的融合動力,用一句話來概述e-POWER技術的特點,“無需充電的100%全時電驅技術”就再貼切不過了。
e-POWER的結構組成非常簡單,包括發電單元(汽油發動機、發電機)、驅動單元(電動機、逆變器)以及鋰電池組三大部分,看到這套動力系統的結構組成,有人會說這不就是混合動力嗎?表象上來看確實并無二致,但在工作思路和邏輯方面卻大有不同。
普通的混合動力系統大多采用了混聯或并聯式結構,而e-POWER技術采用的則是100%的串聯式結構;普通混合動力車型中的發動機在某些工況下會直接參與驅動車輛,而e-POWER的發動機始終處于高效運轉區間,其作用僅是用來發電而非直驅車輛。那么,e-POWER的工作邏輯到底都有哪些特點與不同?
一、在紅綠燈起步或是走走停停的市區擁堵路況中,車輛處于起步和緩加速工況,此時e-POWER車輛的動力來源全部來自于電池,而發動機不參與工作,動力傳遞路徑為電池-逆變器-電動機-車輪,此時的e-POWER表現出來的就是標準的純EV狀態。
二、在需要深踩油門加速超車的急加速工況中,發動機和電池同時為電動機提供電能,動力傳遞路徑為(電池+發動機)-逆變器-電動機-車輪,此時能夠獲得強勁的再加速能力,值得說明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發動機雖然參與工作,但它的作用只是帶動了發電機進行發電,然后將產生的電能提供給了驅動電機,車輛所獲得的動力全部來自于電能。
三、在高速公路上以較高速度進行巡航或中低速巡航時,發動機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產生的電能絕大部分提供給了驅動電機,而一小部分通過逆變器為電量不足的電池組進行充電。動力傳遞路徑為發動機-發電機-逆變器-電動機-車輪,可以看出,此時驅動車輛的能源依舊全部是電能。
四、行駛過程中踩下剎車或松開油門時,將汽車產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并進行存儲,電能路徑為車輪-電動機-逆變器-電池,進入節能高效的能量回收狀態。值得一說的是,e-POWER車型都導入了單踏板駕駛模式,只依靠油門即可控制車輛的加減速,踩剎車的頻能夠降低70%,駕駛更簡單也更加節能。
看過它的工作邏輯和原理后,可以發現e-POWER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無論處于何種工況,發動機都不會直接參與驅動車輪,即搭載e-POWER技術的車型都是100%的全時電驅,這是一臺燒油的電動車。
當其他品牌的混動技術還在討論“更傾向于電機驅動還是發動機驅動”時,e-POWER另辟蹊徑,讓熱效率高達50%的發動機,始終處于最佳工況,用最高的效率來發電,讓高性能電池和高扭矩電動機,用來驅動車輪。用油來發電,用電來驅動,所有環節各司其職,專注更高效。
集各家之所長,e-POWER為什么是最佳選擇?
與燃油車相比,e-POWER技術保留了傳統的用車習慣,同時還多出了純電動汽車的強勁動力和平順靜謐;而最重要的是,它的油耗遠遠低于傳統燃油車,e-POWER技術燒的是油用的卻是電。
與常見的HEV混合動力相比,e-POWER的大扭矩電機最大功率可達500N·m,且電機響應速度僅為萬分之一秒,更有爆發力;另外,由于工作邏輯的明顯不同,e-POWER的發動機參與工作的時間很少,比普通HEV少了近50%,這就意味,大大降低了發動機運轉時產生的噪音。
相比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e-POWER的電池要小得多,容量僅有1.5kWh,盡管容量小體積小,但其具備閃充閃放的技術特點,性能更為強大;同時,e-POWER還不需要充電,無需設置充電口。
相比純電汽車,e-POWER就更厲害了,雖然有著和純電車型近乎一致的駕乘體驗,但它卻無需充電,純電車型的續航焦慮、尋找充電樁時的尷尬或者是充電時的漫長等待,所有的不爽都統統規避掉了。
無限接近EV的e-POWER,給消費者帶來了什么
其實站在技術特點的角度上,e-POWER以燃油車的使用習慣享受純電動車的高級感,更平順更安靜更經濟,這種創新式的電驅化思路,帶給消費者的都是最貼近生活場景的亮點。
而在e-POWER的背后,還有更多前所未有的歷史創舉。由GT-R團隊調校的動力系統,由日產LEAF團隊提供的技術穩定性和安全性,再加上日產70余年的成熟電動技術沉淀,如果說這些背書還不夠,那么就直接看日本本土的實車操作,NOTE e-POWER自2016年上市以來,已多次奪得了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日本市場已完成了對e-POWER的終極考驗。
距離全面普及電驅化還將有一段旅程,在這個正確的時間里,e-POWER的出現解決了電動車那些難以接受的困惑和痛點。油發電,純電驅,無限接近EV的e-POWER的確可以成為當下的最佳選擇。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