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C四車續航大橫評,權威榜單公布,什么車竟力壓小鵬、埃安S?
就像你跟朋友聊電影,繞不開男女主角一樣,提起電動車,“續航”也是始終難以回避的一個話題!在電動車消費市場,前些年肆意蔓延的“續航焦慮”問題至今也依然存在,雖然電池技術有些進步,在各個廠家官網醒目的地方,標注的官方續航數據也的確提高了,但這并沒有徹底掩蓋電動車的用車“死結”——續航虛標。
有人說我的續航足夠高不就行了嗎!但這或許并不是問題所在。一是因為電池技術的限制,沒法實現電池容量和續航的同步提升;二是虛標引發的焦慮感是開車時的一種切身感受,它無時不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就要引出一個“續航真實率”的概念——就是你標的多少,而你實際使用過程中真實能跑多少,這兩個值越接近,就表明車輛的續航越實,消費者使用過程中的信心和底氣也更足。
WLTC業界首次路測!最嚴苛的續航真實率榜單發布,第一名出乎意料!
近期由中汽旗下的CCPC汽車性能挑戰榜的賽事組就根據電動汽車的“續航真實率”進行了一次堪稱業界最嚴苛的大橫評,橫評車輛基本上涉及到了市面上主流的車型,涵蓋了國內外新勢力、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多個品類,并且榜單一經公布,結果確實有些出乎意料。
從以上榜單中可以看到,前三名分別是雪佛蘭暢巡、哪吒U PRO和廣汽埃安S Plus,它們也分別代表了合資、自主新勢力和老牌自主品牌,而讓人意外的是熱度最高一款新勢力車型,來自自主新勢力三強之一的小鵬P7,竟然成了吊車尾的那位。
為什么說這次大橫評是目前最嚴苛,規格最高的測試標準?
首先說下CCPC,它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汽研汽車文化有限公司與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共同推出的國家級賽事,賽事秉承科學、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汽車技術交流、引導理性消費、促進行業發展”為核心,搭建起兼具“權威性、專業性、公眾參與性”于一體的量產車綜合實力驗證平臺。說直白點,人家就是國家隊的。
在筆者多年的汽車編輯經歷中,難免會測試不同的車輛,其中電動車的續航也是常常會涉及的一部分,但說是“實測”,不同的平臺測試方法,測試路線,天氣條件,甚至是測試人員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各媒體網站的電動車續航成績往往差距較大,我覺得對消費者的參考意義并不大。
而CCPC汽車性能挑戰榜是大賽的重要組成板塊,它以大賽成績為榜單設立基礎,整個測試過程由專業的車手和裁判參與執行。比如這次的四車大橫評,光專業車手就有10名,再加上賽事組的專業裁判1名,其權威性和真實性自然要比一般的編輯實測高出好幾個層次。
另外是關于測試方法—— WLTC工況真實道路續航挑戰賽,我前面說這是目前為止最為嚴苛的電動車續航測試方法,絕對沒有夸張的成分!下圖是一張目前主流的NEDC與WLTC的工況曲線圖,可以看到NEDC中低速的比例相對更多,而且它還停留在過去相對理想的路況情況下(NEDC已經是屬于相對比較過時的工況),即車少路況好,車輛的加速偏勻速,這樣測試下來的續航數據當然是比較理想的。
但是在WLTC工況下,你可以看到它高速、超高速的比例增加了,甚至有像130km/h這樣的時速存在,而高速行駛對電動車的續航可以說是“致命”的;此外,它一個循環內的各個速度區間切換,都是偏急加速和急減速,這也是更加耗電的一種駕駛方式;另外,這次的測試還從臺架測試放在了實際道路,風阻和實際道路情況也更加貼合日常。綜合上述種種情況,我認為這才是目前最能反應電動車續航真實性的一次大橫評!沒有之一!
最后關于測試設備,為了真實將WLTC工況在真實道路上跑出來,CCPC為此專門開發的相關的軟硬件來提醒測試人員的每一步操作,一輛車架設兩個設備,分別放置在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側,屏幕上會實時顯示WLTC工況下的速度循環曲線,并有相應的提醒,副駕駛的車手除了起到記錄每個小循環后的里程數據,也起到提醒駕駛員的作用,這樣的雙重保險也確保能在實際道路上跑出最接近WLTC工況曲線圖的數據。
實測WLTC工況曲線與理想曲線重合率非常高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每輛車測試結束的標志并不是像很多媒體的續航測試那樣,明明儀表盤都已經不顯示續航里程了,還要繼續跑到沒有電,這從專業角度來說,不僅損害電池壽命,而且存在安全隱患。此次測試結束的標志是車輛當前的車速已經無法滿足WLTC速度曲線的要求,打個比方,電動車電量快耗盡前基本都會限速,如果正好無法處在WLTC要求的速度區間,則視為本次測試結束。相信作為車主面對這種情況也不會繼續強行行駛,而是馬上就近找充電樁吧,所以這樣的測試當然更加符合日常使用場景。
事實上,為了安全起見,即使有些車限速后仍能繼續駕駛,但還是用拖車拖到了充電區域,所以最后每一輛參賽車型都是被拖車帶回,開個玩笑話:大家都成了“電動爹”,哈哈!
關于續航真實率這件事,雪佛蘭暢巡從開始就贏在了最后?
四輛車的官方續航數據都屬于500公里左右的主流水準,因為數據并不能保持完全一致,所以用續航真實率能規避掉絕對續航的差異,也能更加真實的反應車輛的續航真實性。
當然榜單中只顯示整體的續航真實率,而如果把官方續航里程平鋪成一條直線,它在任何一段的續航真實性都不一樣,如果續航真實性高,那這是一條比較實的線,反之,則是一條虛線。相比其它車型,雪佛蘭暢巡在續航真實率上從測試開始到結束,都表現的相對比較平穩,尤其是最后100公里,它的續航真實率反而要更高,也就是說,開這輛車,即使續航掉到100公里以下,你也會很有信心。
而舉一個反面例子,就是哪吒U PRO,它的前半段續航真實率比較“抗打”,但最后100公里時,表現剩余里程與實際行駛里程差距較大,也就是越來越虛,這就是現階段造成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語:
這次榜單的公布,讓我們知道“大哥還是大哥”,合資品牌雖然在智能化轉型上有些偏慢,但是在三電這類關鍵技術方面的實力和底蘊確實不容小覷。事實上雪佛蘭暢巡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并不是偶然,筆者曾經多次參觀過上汽通用泛亞中心的實驗室,通用汽車在電車的幾乎所有關鍵領域都有自己的實驗室,比如三電技術,都有相應的高規格實驗室。
而且在電動車領域的積累,通用也早在1996年的EV1身上就開啟了,也正是這27年的電動車制造經驗給了這家老牌合資車企挑戰各方新勢力的底氣。雪佛蘭暢巡這次能突破重重敵手,在如此嚴苛的測試中拿下第一名,也進一步佐證了它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的意義所在。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