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能電驅SUV問界M5,你必須知道的五件事
這兩天剛剛看到賽力斯發布的官方消息說,問界M5在87天內的累計銷量已經破萬,5月單月交付量突破5000臺。之所以這臺車能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華為的加持。問界M5的車機、電驅等系統都是由華為提供的,而且能夠在華為的門店售賣。
幾個月前,在問界M5的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作為華為的首款新車,問界M5在外觀、價格、設計體驗上,都超過了百萬豪車。這番話讓不少人都對這臺車抱有很大的期待。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問界M5到底怎么樣?
一、造型的拼湊感較強
按照問界M5的發布會上所謂“媲美百萬豪車”的標準來看,問界M5圓潤柔和的外觀造型有點類似于保時捷Macan。而在內飾的設計中,也能看到其他國際大品牌的影子。雖然談不上抄襲,但總體上來說,并沒有明顯的屬于自己的設計特征,還是有著較強的拼湊感。
二、車機系統亮眼
車內最為亮眼的配置,當屬由華為開發的車機系統了。車機系統的核心是那塊15.6英寸的液晶屏。這塊屏幕的反應很快,無論點擊、滑動,還是拖拽,都很跟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在操作邏輯上,這塊屏幕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和Pad別無二致,因此用起來沒有任何別扭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車機采用的是華為鴻蒙操作系統,能和所有的華為設備無縫聯接。此外,華為商城中海量的應用程序這在逐步加載到車機上,這充分體現出華為全生態系統的優勢。
三、動力系統并不完美
問界M5采用的是增程式的驅動形式,又分為兩驅和四驅兩種配置。而且同為四驅的性能版和至臻版,在功率和扭矩上也不盡相同——不知道這樣設置有何用意。我們試駕的四驅性能版采用前異步、后同步電機,總功率428馬力、總扭矩720牛?米。電池容量為40度電,WLTP標準下的純電續航里程為180公里。增程器為一臺1.5T四缸發動機,壓縮比達到了15,需要添加95號汽油。
這臺性能版車型,官方給出的零百公里加速成績為4.8秒,實際體驗還是有足夠強勁的加速能力的。在電池電力充足的情況下,問界M5開起來并沒有什么問題,而一旦電量不足,增程器啟動后,車內噪音就會顯著增加。尤其是電池電量低于20%后,增程器工作轉速更高,吵鬧程度又會增加一個量級。
四、底盤尚有提升空間
在余承東眼中,百萬級豪車采用的都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形式,問界M5的懸掛形式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與百萬級豪車劃等號。
我們在試駕過程中發現,問界M5的懸掛設置偏向舒適,過濾震動時較有韌性,但相比豪華車仍舊缺乏一些厚重感。再加上方向盤力度過輕,電子味較濃,使得路感較為缺失。因此談不上向百萬級豪車看齊。
五、整合度和完善度不夠
在試駕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問界M5在某些功能方面的整合度不夠。例如方向盤左側有一個按鍵,負責開啟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但這個按鍵只能開啟,而別無他用,甚至無法關閉此功能。想要調整跟車距離、巡航速度等都必須要在轉向柱左側的一個撥桿上去完成。
此外,車道保持系統對于路面的監控也不夠及時。尤其在彎道中,車輛的循跡性能不佳,總是要等前輪快壓到分道線時才會介入,且轉動方向盤的力度較大,容易嚇人一跳。
結 語:
簡單總結一下,作為華為深度介入汽車行業的首款作品,問界M5并不完美。更達不到余總口中的百萬級豪車的水平。不過,它的車機系統還是讓人印象深刻,一看就是互聯網企業的作品,用戶體驗層面還是非常不錯的。
考慮到問界M5的售價,其面臨的競品還是很多的。其中既有老牌的合資品牌、又有國產的造車新勢力。希望問界M5能在后續的改進中盡快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以確保自身具有足夠的競爭力。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