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凡:創維有12年造車積淀,將專注于新能源發展
【編者按】
距離那場全球性黑天鵝事件已經過去了1010天,我們所感知的時間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但世界仍在繼續,科技依然發展,品牌持續向上,我們來到2022年,在西南蜀地,諸大汽車品牌向我們鋪開機械制造的奇跡圖紙。
2022年成都車展如期而至,作為今年國內首個A級車展,意義非凡。
此時的成都正遭受氣候變革帶來的一連串蝴蝶效應的攻擊,汽車行業里最受關注的電力資源成了扼住川渝咽喉的利刃,但盡管如此,新能源轉變與科技智能化依然是成都車展的主旋律,能源革命,勢在必得。
本屆成都車展共有德系、美系、法系、日系、韓系及合資、自主等國內外128個汽車品牌參展,展出車輛約1600輛,展會規模超過20萬平方米。
作為汽車消費市場的VIP大戶,以成都為核心代表的西南銷售區域向來是各大車企爭相攻略的肥肉,這次車展,諸大品牌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力求用最新的技術買斷用戶的好奇心,用最潮的理念吸引客群的注意力,從品牌競爭到平臺開放,從技術孤立到資源整合,我們看到了汽車世界從各自為政互相內卷的諸侯孤島,逐漸鏈接成打破壁壘百花齊放的遼闊疆土,進而綻放出更大的機械魅力。
縱觀當下,截至7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457.1萬輛和1447.7萬輛,同時,中國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新能源大發展的時代。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規模持續攀升,市場占有率達21.6%,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的目標。
“享蓉城、促產業、穩經濟、馭未來。”
未來將來,攜手前行,網上車市&網新社專訪間與數十位車企高管與嘉賓,共同探討關于汽車的這一秒與下一秒。
以下是創維汽車聯合創始人、常務副總裁 賈凡的精彩訪談:
網上車市:請您介紹一下創維汽車的發展歷程。
賈凡:創維是30多年家喻戶曉的一個品牌,大家聽到創維汽車的時候一定會想,創維也造車了,對吧?其實這件事情并不突然,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成立于2010年,從商用車起家,發展到現在,從4米到18米的客車、卡車、專用車、無人駕駛車、小巴都已經具備了。它有12年的造車積淀,不是一個橫空出現的汽車品牌。
談到開沃集團的成立,有三個詞比較貼切,一是“務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無論是創維汽車還是開沃其實知名度并不高,但當你聽說之后,再看到市場上的開沃的商用車、客車,你會發現原來已經有這么多在跑了。過去十幾年,我們主要忙于技術和產品的交付,還有供應質量及成本的控制。
第二個詞叫“生而全球”。開沃在造新能源車的時候,整個市場遍布全世界,它的大客已經銷往歐洲、北美等國家。創維汽車誕生之初,我們也是把全國市場納入到我們整個的銷售體系。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們一共交付市場7900臺新車,其中2000臺是銷往海外,占比較高。在海外市場,我們產品的售價比國內更高,并且我們主銷市場是在歐洲,最大的市場是德國。我們上半年受到一些供應的影響,德國市場還有3000臺訂單尚未交付,如果供應逐步恢復,我相信銷量會更好。
第三個詞是“專注新能源”。我們無論是什么樣的車型,只在新能源領域。去年,我們正式啟用了創維汽車的品牌,銷量和渠道增長量還是比較好的。我們經常說看同比沒有意義,因為同比的增長都是百分之幾千的增長率了。在環比上,我們的渠道數量和訂單量都呈現出30%以上的增長率,這是當前創維汽車的發展態勢。
網上車市:請談談創維后續的產品規劃。
賈凡:我們市面上只有純電的產品在銷售,有410公里、520公里續航里程的產品布局,我們在8月交付了全新造型的、620公里續航里程的創維EV620。這個產品在推向市場之后,表現超出我們的預期,終端訂單量已經超過了1000臺,這是純電動部分。
創維在兩年前已經著手布局混動了,9月5日,全新混合動力車型——創維HT-i將正式上市。我們相信這款產品會打開C端市場,銷量會有較大的提升,這是當前。
面向未來,今年到明年我們會有2-3款產品,包含純電和混動。現有產品都是基于BE平臺打造。我們還有個比BE平臺略大的CE平替,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會引入創維的酷開操作系統。CE平臺上的產品,預計將在2024年和大家見面,2024年是我們的產品大年,會有3-4款新車。
網上車市:咱們做的混動也是插電式?
賈凡:對,插電式的,我們叫HT-i智能超混,是現在比較主流的一個混動技術。我們和比亞迪花了兩年多時間共同開發,在控制驅動方面共用了一些零部件,但是整個集成包括電池是由創維自己完成的。
網上車市:和比亞迪的DM系統相比有什么差異化?
賈凡:最大的差異化是電池容量。同級別比亞迪宋的電池容量分為8.5度電和18.5度電兩個版本,我們HT-i的電池容量則是21度電和33度電。之所以選這么大的電池,我們也希望可以兼顧純電動和燃油車市場,我們33度電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超過200公里,可以完全解決我們在城市上下班代步的需求。如果你有其他的需求,或者在虧電的情況下,發動機既可以驅動也可以充電,實現4個場景的轉化,既有使用經濟性的滿足,也有高動力和驅動的價值體驗。
網上車市:有人說,電動化的本質或者說出路是高端化,您認為混動化的本質或未來是什么?
賈凡:這是供應端表現出的趨勢,它更多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反過來看,核心還是看你服務的是哪類群體。只要那群人在,你就能更好的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是本質。電動化是不是一定要走高端化的路線,還有待商榷。
關于混動的本質,核心就是解決電車的里程焦慮和油耗焦慮,它找到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可以很好的把這兩者進行一個平衡,這是切中消費者最本質的一個需求。剩下的就應該交給主機廠的供應端去解決,怎么控制電池成本,怎么讓混動技術更加智能,可以進行多場景的切換。
從行業的發展來看,上半年汽車市場在下滑,新能源在上漲,但是新能源里純電動的增長是緩慢的,是混動在增長。隨著供應端更多優秀產品的推出,和消費者對混動產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它的增長速度可能比上半年還快。對于混動來講,未來3-5年的高速增長應該是一個比較確定性的答案。核心必須是智能的混動,不能是傻瓜式的低速用電,高速就用油,無法做到隨意切換,混動里也是兩極分化的。
網上車市: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新風口,很多主機廠都選擇搭載華為鴻蒙系統。請問創維汽車有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計劃嗎?
賈凡:這不是我們的剛需。創維汽車進入到汽車行業里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有成熟的酷開操作系統,我們有自己的生態和用戶群。我們上市的車和即將上市的車,智能交互操作系統生態和電視的系統是完全無縫連接的,它有成熟的解決方案。
網上車市:最近多個省份持續的高溫天氣引發了公眾對于純電動汽車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的討論。如果純電動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勢必會對國家電網負荷造成更大的壓力,您認為除了錯峰充電外,短期內還有什么可行的方案能夠改善這個問題?
賈凡:現在各個地區的限電,我覺得罪魁禍首不是電動車,這兩者之間它不是一個因果關系。從產業的角度來講,電動車的量越來越大了,電力供應怎么來解決?核心還是要走綠電,只要市場端有需求了,供應端一定會產生模式和技術的突破,從規律的角度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接下來電力的供應仍然是用火電,這個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講,它也不是低碳的。現在創維集團的分布式光伏在中國市場的裝機量已經達到行業第二了,基于這樣的產業規模,我們也在思考光伏如何與電動車產生聯系?
我們曾有一個模式的架構和設想,能不能完全實現零碳生活?拿房子來講,是否可以用分布式的光伏板來產生完全的綠能,再通過整個智能能源控制系統,把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一系列家電的電能分配方案解決好,同時也可以給電動車來充電,電動車滿足出行需求,最終實現整個系統的零碳和綠電的效果。
現在我們在走換電的模式,我們內部也探討過,是否可以在全國的服務區推廣光充換一體式的模式和架構?利用光伏,存儲在我們的充電站里,既可給車充電,也可以來換電。我們在積極的測算能源的產生和效率問題。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