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萬的混動SUV,五菱這次打的是什么牌?
事到如今,相信沒有誰還會質疑HEV。就連專注于經濟型國民小車生產的五菱,最近也造出了他們自己的混動系統。這套混動首先放在了五菱星辰上,這是一款緊湊型SUV,許多中國家庭購車的首選車種,并且五菱最后把價格壓到了9.98-10.98的范圍。
?不到10萬的混動SUV,五菱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先從它的心臟來一窺究竟。五菱這臺混動采用的是P1+P3雙電機串并聯技術,與本田i-MMD和比亞迪DM-i那套類似,這也是當前除了豐田混動之外最為主流的混動架構,技術更為簡單,實現難度較低。而五菱做這種成熟的P1+P3混動架構并沒有像比亞迪DM-i那樣去追求更高的集成化,即大量采用電動組件,取消皮帶輪系,做到更極致的高效率。反而是像i-MMD那樣保留了皮帶輪系,繼續走那條更為穩健的路子。
但技術上的小創新也有,那就這套混動系統的單擋DHT采用電磁式耦合,從而實現發動機直驅。相比其他混動直驅普遍采用的液壓式耦合,電磁耦合在理論上通電即可讓發動機輸出端與傳統系統鎖死,這比起傳統的液力變矩器或者多片離合器而言有著更高的傳動效率。如果通過PCU實現引擎輸出端轉速與傳統系統轉速的同步,理論上就能夠實現即平順又高效的混動模式切換。
從實際體驗上來看,這套混動系統確實能夠做到純電、混動和直驅模式間的無縫切換,而且引擎介入的時候,噪音并不會一下子出來,而是有一個小過程,至于平順性則是挑不出任何毛病。另外在動力方面,2.0L引擎有136馬力,驅動電機有177馬力,320N·m,雖然官方沒有公布這套系統的綜合數據,但心細的人會發現這套數據與本田2.0L i-MMD相當相近,而且兩者的技術結構原理上也是八九不離十,因此我推測出這套混動系統能夠實現200馬力左右的最大出力水平。官方宣稱該車能做到7.8秒破百,結合短暫的試駕體驗來看,水分基本不大。
那么油耗呢?官方公布的油耗值是4.6L/100km,對于一輛1.6噸的緊湊型SUV而言,很好。結合52L的“大油箱”,滿油續航里程超1000km輕輕松松。
至于可靠性嘛,五菱一直以來的可靠性口碑并不差,星辰混動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調校也并不進取,混動系統發展至今也有了相當成熟的模板可以參考。如果還不放心,電池組還有八年12萬公里的質保,整體而言并不用太擔心。所以這套混動系統基本滿足了省油、有力且可靠的特性,大部分人看到這里就可以去下單了。
橋豆麻袋,我可不可以把預算降降,購買1.5T車型呢?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從配置表來看,標價為9.98萬元的混動電勁版對標7.98萬元的1.5T星芒版,兩者相差2萬元,這在10萬級車的市場中足以影響用戶最終的購車決策。如果平時用車頻率不高,1.5T車型完全夠用了。混動版更適合那些用車里程數較高的用戶,開得越多,回本越快。當然,如果你車技過人,標價6.98萬元的手動星動版,才是最佳的回本利器。
除了這套混動系統,五菱星辰還有什么亮點嗎?
有,它沒有過多花里胡哨的東西,一切成本都用在滿足用戶最基本的用車需求,而且在空間、基礎配置和安全性上做到了同價位車型的天花板。總的來說,繼承了五菱一貫靠譜、高性價比的調性。
首先,它的定位是一款緊湊型SUV,自然在空間上滿足了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前后排以及行李廂空間都足夠有寬敞,無論是載人還是載貨都很好用。這就是發家致富的底子所在。
其次,星辰配置相當足料。后排座椅支持靠背傾角調節,而且全系配備后排出風口,乘坐待遇并不低。除了低配車型外,其余車型都配備了皮質座椅,高配車型甚至還有懸架軟硬可調功能,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除此之外,星辰整車采用籠式+網狀乘用車承載式車身結構,大面積應用高強度鋼,講究的防銹工藝,達到出口級的產品品質。另外還有6安全氣囊和多項安全配置,安全性也很有保障。
總而言之,五菱星辰的定位很清晰。它瞄準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剛需用戶,他們可能對于汽車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想在較低的預算內,買到靠譜,而且功能性不差的車。但星辰混動出現之前,10萬預算是買不到混動車的,更何況是一輛SUV。因此,星辰混動有理由成為五菱的混動爆款。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