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天上百人因交通事故喪生,為什么媒體只關注特斯拉?
特斯拉到底安不安全?權威數據給出的結論是:安全,可能超出平均值10倍以上的安全。
國家統計局口徑,2021年全國乘用車保有量為2.6億,乘用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43601人。由此計算,乘用車交通事故死亡率約為0.017%。也就是說,每1萬輛車,大約會有可能發生2起致死事故的風險。
同一年,國內保有量已達55萬輛特斯拉,交通事故中僅7人死亡。每1萬輛特斯拉,僅有可能出現約0.12起死亡事故的風險。
也就是說,在全國乘用車交通事故死亡風險上,特斯拉要比行業平均水平安全14倍。
在權威機構持續升級的評審標準的考驗下,特斯拉的安全表現也穩穩當當。不久前,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公布2023年“最高安全”(Top Safety Pick+)車型獲獎情況:Model Y再度摘下這一殊榮。
要知道,過去5年,該項大獎的得主也被特斯拉車型斬獲;并且相比往年,今年獎項的審核標準也更加嚴苛。
與“安全”的產品相對的,是鋪天蓋地的“不安全”消息。
國內外權威媒體測算,2021年,特斯拉國內保有量占比已達乘用車千分之二。而特斯拉卻憑借千分之二的保有率、萬分之一的事故量,占據了95%的媒體報道。
權威機構的眼中,特斯拉幾乎是五星安全的標桿;車主的眼中,特斯拉多次提供安全保障讓車主幸免于難;但在一部分網友和自媒體的眼中,特斯拉似乎總與“不安全”“剎車失靈”等標簽掛上了等號……
一邊是權威機構及真實車主,另一邊是部分網友及鍵盤俠,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眼見”不一定為實!萬分之一事故量的特斯拉,占據95%媒體聲量
就在上周,一支有關東莞特斯拉事故的“精簡版”視頻在網絡上瘋傳。
畫面上,一輛特斯拉Model 3在紅綠燈路口,駛入逆向車道,撞上了對面正在等紅綠燈的公交車,車身受損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這則“精簡版”視頻的時間戳,就在事故發生幾小時后。經過隨后幾天的發酵,這則“精簡版”視頻點擊量巨大。如此“及時”的曝光、“海量”的點擊,不難看出人們對特斯拉極高的關注度,也意味著“特斯拉事故”與“高流量”再次畫上了等號。
與這支高額曝光的精簡視頻相反,一支包含當事者證言的視頻,卻讀者寥寥。但正是這支視頻,讓東莞特斯拉事故反轉。
碰撞發生前的視頻顯示,這輛特斯拉停在紅綠燈前,開著雙閃停到路邊,前面的車都走了,它原地不動。有黑衣男子走向Model 3主駕駛位,連續詢問兩次“要打120嗎”。參與救人的外賣小哥說,當時車主整個人都在抽搐。
類似的通過輿論引導隱瞞真相的自媒體和車鬧不在少數。
不久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溫州特斯拉“剎車失靈”案也塵埃落定。當事車主履行法院二審判決,在其微博賬號“溫州特斯拉失控車主”上發布了道歉信,澄清了特斯拉“剎車失靈”為蓄意捏造。
同樣,這則車主的道歉信,也點擊量寥寥。不管事故的原因如何,在消費者眼中,特斯拉就是“不安全”。
不僅僅是國內,用特斯拉“博人眼球”的情節,也頻頻在海外上演。
2021年,一則美國得州的車禍事故,把特斯拉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Model S上的兩名駕乘人員發生車禍并不幸喪生,在警方尚未公布最終調查結果前,許多媒體匆匆下結論,聲稱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應為這起事故負責。
今天來看,這次美國的“輿論審判”對于特斯拉的指責太失偏頗。不久前,美政府機構——美國國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針對特斯拉進行為期2年的車禍調查,經過嚴謹的調查后公布:2021年得州車禍致死2人的原因,為司機醉酒且超速行駛。事故與特斯拉車輛本身產品品質毫無關聯。
當美國權威機構拿著“顯微鏡”,給特斯拉挑了兩年毛病,卻發現與車輛本身并無關聯,這或許打了很多鍵盤俠的臉。
遲遲公布的這則消息,終于還給當事雙方一個公道:當特斯拉產品足夠扎實,謠言的敗露,只是時間問題。
媒體“火力全開”的背后,特斯拉事故死亡風險率僅為行業的1/14
分析特斯拉事故背后原因之前,我們再來回顧開頭這組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乘用車保有量為2.6億,乘用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43601人。而上險數口徑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保有量約55萬輛;國內權威媒體及Tesla Deaths網站數據顯示,2021年特斯拉中國大陸地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7人。
可以通過簡單數學計算得出,特斯拉交通事故死亡風險僅僅是行業平均值的1/14,也就是說,特斯拉實際上要比整體乘用車平均水平安全14倍。
日常中,我們每天面臨的真實情況如何呢?依據國家統計局的2021年數據計算,每天因交通事故都有119人離世、471人受傷。
每1小時都有5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事實,媒體和網絡很少提及,甚至很難察覺交通事故竟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是,在媒體對“交通事故”集體失聲的同時,卻又對“特斯拉”分外關注,尤其是特斯拉事故,幾乎每一起都能成為“流量密碼”。
眾所周知,網絡上的事故車只有三種:小轎車、SUV和特斯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開拓者的“扎眼”身份。
有趣的是,這樣的輿論環境,讓特斯拉車主和準車主反而感到安全感爆棚:“開別的車出事兒沒人管,開特斯拉但凡有點問題,就能弄成大新聞,在全國十幾億人的監督下,開特斯拉是最安全的。”
當前,整個汽車行業都在致力于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的提升,目標就是通過智能技術,減少人為駕駛導致的失誤。政府管理部門和整個行業均達成共識,科技加持的智能安全,將為人類交通帶來全新的安全提升和使用體驗。
一次次有關特斯拉的新聞,也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更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分析后再去得結論,而不是盲目的詆毀和跟風。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