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 深藍汽車或成最大受益者?
據11月26日長安汽車報道,長安汽車與華為于25日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其中內容包括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而深藍汽車也很有可能入股新公司,成為本次簽約儀式的受益者,是深藍汽車繼打造“混動天花板”后,再打造“智能天花板”的又一動作。
根據備忘錄,華為擬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將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為共同支持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新公司將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并作為服務于汽車產業的開放平臺,對現有戰略合作伙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新公司將繼續高質量服務好客戶,并與伙伴共同推動智能汽車技術創新和領先、促進汽車產業繁榮發展。
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與華為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并與戰略伙伴車企攜手,深度協同和戰略合作,將加速智能化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讓全球用戶都可以享受一流智能化體驗,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共享化發展,提升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引領,推動中國汽車品牌邁向世界一流。”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堅持不造車,而是發揮自身ICT技術優勢和營銷能力,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我們會持續履行對客戶和伙伴的承諾,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的崛起。”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我們一直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臺。我們與長安深化合作,同時還會與更多戰略伙伴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贏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崛起的夢想。”
編輯點評
華為堅持不造車,而是將擅長的車BU拿出來成立獨立公司,車企可以作為股東方入股華為合資公司,不再出現與“華為合作便喪失靈魂”的顧慮,更有利于車企打造智能駕駛汽車。本次長安與華為的合作,是繼阿維塔與華為合作后兩家企業的又一次大聯合。長安加入華為智駕陣營,將大大縮短智能駕駛研發時間和成本,加速了高階智駕的普及,掌握智駕核心技術后反哺自家品牌,深藍汽車自然而然也是受益者之一。
要說深藍是本次合作的受益者,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由早前網上流傳的一張圖就不難發現,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領導在10月份已經到訪深藍汽車。加之雙方早在8月份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共同推進新技術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同時也為長安汽車與華為這次合資動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此次投資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上,深藍汽車CEO鄧承浩也在合影中,表明深藍汽車很有可能也將入股該新公司。
此外,深藍汽車最近也有不少大動作,在最近的泰國國際車展上,深藍亮相并上市DEEPAL L07和DEEPAL S07兩款車型,即國內的深藍SL03和深藍S7。同時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微博上也預告了兩款全新的全球化車型的到來,并定下了2024年全球45萬銷量的目標,預示著深藍汽車正式開啟全球化的征程。
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半場拼混動,下半場拼的是智能化。深藍汽車之所以與華為合作,是因為深藍曾明確表示要通過“超級增程”和“深藍智能”來推動電動平權和智能平權。“超級增程”作為混動天花板,以超級省、超級爽、超級安全三大核心價值為用戶帶來超級體驗。而“深藍智能”從目前來看則是通過與華為合作推動,達到更高水準的智能駕駛,為用戶帶來最頂尖的智駕體驗。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