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續航實測,直接曝光”大廠造車和流量造車”的區別!
新能源汽車改變了傳統汽車的游戲規則,讓傳統豪華汽車的價值劇烈縮水,現在一款20萬級的新能源汽車,配置、性能就能看齊50萬元甚至更貴的傳統豪華汽車。
拿最近很火的小米SU7來說,這款車在很多方面都不輸50萬級的傳統豪華品牌油車,但只賣不到30萬元的售價,性價比可以說相當高。
有意思的是,在小米SU7上市后不久,吉利銀河就發布了海報,寫到“8比7大”,還配上了銀河E8的照片,不少網友很自然地就將這款車和小米SU7關聯了起來。
作為小米SU7的競品車型之一,銀河E8也有著相當高的熱度,現在風頭被小米SU7蓋過,自然會不甘示弱。
為了驗證這兩款車的實力,最近網上車市就針對這兩款車,做了一場光電續航測試挑戰,結果卻出乎意料。
01
“反向虛標”打破固有認知
說起這次光電續航測試的意義,一方面在于它真實還原了日常用車場景,測試車輛在交通復雜的北京五環繞圈測試,另一方面在于可以測得最真實的續航,在滿電狀態下出發,直至車輛趴窩,把電完全用光。
為了公平公正,這次測試除了全程直播外,兩臺車則選取了官方售價及官方續航都十分接近的銀河E8后驅星艦遠航版和小米SU7后驅長續航智駕版,官方CLTC續航分別為665公里和700公里。
同時,兩臺測試車輛在出發點、時間、路線上完全一致,并且車上都乘坐3位成年人以及搭載相應直播設備,全程車輛開啟Eco模式、能量回收最大、空調23度風量自動。
結果出乎意料,銀河E8在官方續航更少的情況下,竟然跑得比小米SU7更遠,達到了719.6公里,可謂“反向虛標”,而小米SU7則跑出了680公里,雖不如銀河E8,但依舊很出色,兩款車的續航達成率分別為108.2%和97.1%,百公里平均能耗更是分別低至10.56kWh和10.82kWh。
這樣的結果無疑超出了大家的預期,畢竟眾所周知的是,不少新能源汽車都存在續航虛標的問題,讓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心存焦慮。小米SU7的續航幾乎不打折,銀河E8甚至“反向虛標”,可見這兩款車完全不會讓用戶感到焦慮。
為了達到更高的續航達成率,銀河E8和小米SU7都下足了功夫,其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它們都有著極致的風阻,比如銀河E8就做到了0.199Cd,比起百萬級的純電轎車特斯拉Model S還更低。
除了極低的風阻對續航帶來了幫助外,還得益于SEA架構在技術上的領先,讓銀河E8天生就具備了長續航、低能耗的優勢。而小米SU7作為新晉品牌的首款車型,能把真實續航做到幾乎不打折,已經要比其他很多品牌更強了。
02
產品勢均力敵,同處同級領先水平
不同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早期,汽車消費者普遍只關注續航這單一方面,現在的汽車消費者還會對配置、性能、空間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進行多方權衡,才會選定下單。
這里面,除了技術爆發為新能源汽車帶來了質的改變外,還跟消費者不斷上升的購車期待有關。
這就造成當下中國的新能源車市,新車一個比一個卷,不過在如此內卷的情況下,銀河E8和小米SU7依舊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關注度很高的熱門車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款車比起同級其他車型更卷。
有多卷?
一方面,在這兩款車上市之前,市面上的中大型純電轎車的售價普遍都在30萬元以上,高的甚至達到了40萬乃至50萬元,國外品牌車型甚至超過了百萬元。
可銀河E8和小米SU7上市后,直接將價格門檻大幅拉低至20萬元級別,完全顛覆了之前的定價規則。
另一方面,這兩款車的綜合實力還很強,在同級中很能打。
先說大家很關心的尺寸和空間,小米SU7的長寬高分別為4997/1963/1455mm,而銀河E8更勝一籌,為5010/1920/1465mm,它們在20萬級轎車市場,不分油電,都屬于妥妥的“大塊頭”。
大尺寸就意味著大空間,尤其銀河E8還得益于內部空間的極致優化,其后排不論腿部空間還是頭部空間比起小米SU7更顯寬敞,長途乘坐不用擔心疲憊。
再來說說性能,雖然此次測試車輛均不是頂配,沒有搭載800V平臺,也沒有雙電機加持,但零百加速依舊做到了5秒多,比起同級很多搭載單電機的純電轎車加速更快,依舊具備更強的駕駛樂趣。
如果換作是兩款車的頂配,它們的性能還將提升一個維度,在800V平臺、雙電機的共同加持下,零百加速可以輕松做到3秒級,堪比超跑性能,同時還具備超級快充功能,其中銀河E8僅需18分鐘就能將電量從10%充至80%,而小米SU7也僅需19分鐘,同樣屬于同級別中領先的存在。
再比如配置方面,不管是座椅加熱/通風/按摩、256色氛圍燈、電動尾門、無鑰匙進入、香氛系統等豪華舒適配置,還是智能座艙、高階智駕等智能化配置,兩款車也都一個不落。
尤其是智能座艙方面,銀河E8不但配備了一塊尺寸高達45英寸的貫穿屏,還搭載了目前車機芯片中頂級的高通驍龍8295芯片,配合上銀河N OS-無界版車機系統,流暢度、功能性、智能化等方面都直逼30萬級智能電動汽車。而小米SU7同樣很出色,雖然沒有貫穿屏,但3K中控屏+8295芯片,用起來也是相當順手。
可見,比起同價位燃油車,銀河E8和小米SU7都能夠帶來全方位的升維體驗,比起同級別純電轎車又有著拔尖的產品力,不火就怪了。
03
比起小米SU7,銀河E8更體現出了體系優勢
我們都知道,在數碼界,小米就是極致性價比的代名詞,各種配置直接拉滿,但售價卻能比友商更便宜,也正因如此,不少人也期待著小米SU7也能成為一款極致性價比的中大型純電轎車。
盡管小米SU7上市后,售價不是9.9萬,也不是19.9萬,但21.59萬元的起售價依舊充滿了性價比,加之有著保時捷一般的設計,熱度持續不減。
不過小米SU7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極致,反倒是銀河E8在產品力與小米SU7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還有著更低的售價,近期推出的龍騰版更是將起售價進一步拉低至了16.58萬元。
更何況就算是銀河E8的頂配,售價也僅有22.38萬元,跟小米SU7的入門版相當,卻多出了800V平臺,帶來了更出色的體驗,比如擁有更快的加速、更快的充電速度,同時也有著更高的配置,真正算得上將性價比拉滿。
這意味著,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銀河E8,就能體驗到跟小米SU7差不多的配置、性能,以及智能化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說,銀河E8更有優勢。
不僅如此,銀河E8比起小米SU7,優勢還在于它為用戶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比如三電首任車主不限年限/里程的質保服務、終端市場更大的優惠,以及更便捷的銷服渠道。
可以看到,銀河E8比起小米SU7還更卷,把產品力拉滿的同時,還能把價格打到更低,這實際折射出銀河E8比起小米SU7有著“先天”的優勢——有著30年造車底蘊的吉利所賦予的資源優勢。
實際上,小米SU7背后的小米汽車,從立項到新車上市也僅有3年時間,論造車經驗、技術積累、成本控制以及對市場的洞察等方面,跟有著30年造車底蘊的吉利必然存在差距。
即便小米SU7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已經很努力去把性價比做得很高了,但面對產品力勢均力敵、售價卻更低的銀河E8,也無能為力。
不過小米SU7的到來,算是給純電轎車市場帶來了新的選擇,畢竟站在更大的角度來看,我們也需要更多像小米SU7這樣的全新車型出現,才能不斷壯大中國汽車,而往小的方向說,百花齊放的汽車市場,也意味著可以更好地惠及消費者,讓他們可以花更少的錢就能體驗到更多前沿的科技。
所以,不管是吉利還是小米,它們都是中國汽車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我們也期望未來能夠有更多像吉利和小米那樣,可以打破固有造車思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體驗升維的中國車企出現。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