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用創新給智能化的駕趣定了調
智能時代,寶馬何以繼續為寶馬,又何以把“家在中國”帶來全新注解?
在3月26日的寶馬中國創新日上,寶馬給出了簡潔有力的答案:創新。
對于“創新”,最近幾年再熟悉不過了。尤其在一些新晉“流量型車企”的語境下,“創新”往往代表著:試圖用幾年的底蘊,去顛覆行業,重塑規則。里里外外都透出一種希望快速變革市場的“野心”和“激進”。盡管我們看到了市場的變化,但同時一個問題也浮現出來:
難道創新就是技術的單純堆砌,以及各種營銷定語的橫空出世嗎?
對于寶馬來說,顯然不是這樣。用創新塑造智能化的駕駛樂趣,才是寶馬的創新方法論,也是即將到來的新世代產品的任務。
【動力越“廉價”,駕趣越“稀有”】
“馬力易得,駕趣難尋。”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一句具有雙關意味的話,既點明了寶馬一直以來所堅持的駕趣,也點破了當下市場存在的現象:
動輒“吊打”傳統高性能車的馬力,讓人們在電動化時代產生了一種認知:駕駛樂趣都是馬力給的。
但實際上,當馬力過剩到難以駕馭,當一臺車只能在急加速中享受快感,駕趣也將變得索然無味,甚至會威脅到駕駛者和路人的安全。
歸根結底,駕趣還是在于用精準的操控,完成對于車和路的掌控。這是寶馬的特長與傳統,也是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中,寶馬在駕控上的創新所在。
所以寶馬就將從新世代車型開始,帶來全球首個覆蓋動力系統及全細分車型的全新智能電子電氣架構。這也為寶馬開啟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新階段。
這套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用5億行代碼構建起了寶馬在新世代的軟件架構。寶馬首創的“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負責管控整車的駕駛動態控制。肩負著讓寶馬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讓寶馬操控更寶馬的重任與挑戰。
其創新點就在于,打破了此前在域控制領域中,動力域與底盤控制域的“相互獨立”。首次將動力與底盤控制域合二為一,實現了對車輛整體動態變化的全局思考。
通過“駕控超級大腦”統一管理動力和底盤,實現了將加速與制動控制、車輛穩定性管理、動態轉向功能與充電管理的融合。并且信息處理速度比以往系統提升了10倍。
而且寶馬還首次應用了完全自主開發的BMW動態性能控制系統(DPC),用軟件和代碼將寶馬一百多年來在駕駛操控領域的積淀,轉化為新世代車型與生俱來的駕駛“天賦點”。
具體來看,通過“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寶馬在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上實現了對輪上扭矩18000牛·米和超過3g橫向加速度的控制。如此大的性能閾限,也說明了未來進入市場的新世代車型,將有著更高的操控極限。
而在動能回收方面,由于動力傳動、制動系統和能量回收系統的集成,寶馬也在新世代車型中釋放出動能回收的更大的潛能。
從而讓動能回收強度與用戶制動意圖形成了契合,實現了98%的駕駛場景下(145公里/小時速度以下)無需依賴傳統制動系統,只通過能量回收產生的制動力,就可以滿足日常需求。
當然,寶馬的操控精髓一直都在對于彎道的掌控。絲滑的操控,也是寶馬之所以為寶馬的原因。在這方面,“駕控超級大腦”也讓動能回收將不止于制動和能量回收,還能起到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的作用。
當車輛過彎時,松開油門車輛便開始能量回收,入彎時能量回收會在前后軸之間進行分配與持續轉換,以保證最佳的內外側輪轉速。這就讓其既不會出現彎道中的轉向不足,也在冰雪路面等惡劣路況下,實現精準的避障走線,防止因轉向過度造成的側滑。
就像高翔所說:“我們不生產車輪上的智能設備,我們將智能融入汽車的血脈。”而血脈,自然就是因操控而帶來的駕趣。
【駕趣的另一種維度】
對于寶馬而言,駕趣來源于駕控,但又不止駕控。
換句話說,真正的駕控不只是人通過操作油門、剎車、方向盤,完成與車和路的溝通與掌控,還在來自于座艙內的人機交互。
“以駕駛者為中心”就意味著在人機交互方面,要讓駕駛者更加專注于駕駛,也要更加的懂人。
正如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所說的一樣:
“我們會將‘純粹駕駛樂趣'提升至全新境界,釋放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的力量,創造打動身、心、靈的體驗。”
所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既是新世代超感座艙。
全球首創的“視覺錐”交互理念,將座艙內的交互信息進行了分區。核心駕駛信息被置于中央視野,娛樂和舒適功能同時被分布在周邊視野,并對信息優先級進行排序。而這種符合下意識的駕駛視線的設計,不光能最小化駕駛員的視覺認知負擔,也能真正的聚焦于駕駛。實現“眼不離路,手不離方向盤”。
這一理念付諸在即將到來的新世代車型上,則是采用縱置輻條設計的超感智控方向盤、采用寶馬自研超近距投影顯示技術的視平線全景顯示、采用矩陣背光技術的向心中控,以及3D抬頭顯示。
如果說視覺上的交互體驗,讓駕駛者能夠專注于駕駛,那么人機之間的語音互動,將更加促進人與車的融為一體。這是一種人和車在精神上的契合。
今年AI大語言模型上車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所以在即將于2026年量產的國產新世代車型上,也將會把AI大語言模型和AI智能體引入座艙。其能夠通過擬人化溝通,實現精準意圖捕捉、復雜指令解析、模糊語義理解與嚴謹邏輯推演。讓駕駛者不再和“一臺機器”溝通,而是高度擬人化的智能個人助力說話。
【總結】
什么是智能化的駕趣?
寶馬用創新給到了一個最為樸實且穩健的答案。這并非是不斷刷新的馬力數值,也不是沉迷于算力疊加的競賽,而是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用智能把駕駛還給駕駛者。讓駕駛者通過智能化的賦能,去解鎖更多的駕馭感,并把單純的人對車的操作,升級為人更愛車,車更懂人的全新人車交流模式。
可以說,這一次寶馬也給智能時代,什么才是駕趣,定了一個調。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