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貴族還是草根 淺析日產天籟車型歷史
日產天籟進入人們的視野也不過10年光景,出色的舒適性被喜愛它的人津津樂道。隨著全新一代天籟的發布,再次成為焦點。雖然叫做第三代天籟,但追蹤它的歷史卻遠遠不止三代那么短暫。天籟并不是“日產公爵”的替代者,而是遺傳自“風度”的基因。
● 時代背景
二戰結束后,日本經歷了經濟飛速發展階段,尤其是對于汽車行業,甚至一度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但隨著經濟泡沫破裂,金融危機日益浮現。日本經濟的20世紀90年代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成立于1933年的日產汽車同樣不能幸免,連續7年的虧損讓它到了破產邊緣。1999年,法國雷諾汽車收購了日產汽車36.8%股權,于2001年成立了雷諾-日產有限公司。
法國人的介入也改變了日產的經營策略,為了降低成本整合車型,他們急需一款適用性廣,又能最大可能為他們帶來利潤的車型,正是為了這個目標,第一代TEANA逐漸浮出水面。
● 第一代日產天籟 2003-2008年
開啟日產中級車新紀元
第一代TEANA車型于2003年在日本推出,TEANA的出世實屬無奈。早在1999年,法國雷諾汽車集團投下7000億日元,收購日產汽車股權,成為日產汽車的最大股東。雷諾接手日產之后,對其產品開發、營銷理念進行了重大調整,像桂冠這種市場狹小,盈利有限的車型逐步停產,而面對主流消費市場的車型則采用了全新的設計風格并啟用全新的名稱,第一代TEANA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
第一代天籟經歷過幾次小改款,但僅在于細節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代TEANA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世界各地汽車市場上。第一代天籟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成功,這與它實用的配置與舒適的駕乘體驗有很大關系。在韓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出現了如“雷諾三星SM5”這樣的貼牌車。
2004年9月 國產天籟下線
同樣是在2003年,日產與東風汽車合資組建了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注冊資本167億元人民幣,其擁有廣州花都與湖北襄樊兩個生產地。而引進的第一款車型就是TEANA,中文定名為“天籟”。2004年9月,國產天籟正式下線,至此天籟車型被大家所熟悉。
國產天籟基本保留了海外版TEANA的原汁原味。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飾,都展現穩重大氣的感覺,在加上出色的舒適性與配置,讓它很快在國內的中高級轎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與現在許多合資車型的減配相比,那時真算厚道了。
在動力方面,國產天籟與海外版有所區別。首批國產天籟車型僅提供了2.3L與3.5L兩款VQ系列的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173PS與245PS,3.5L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要比海外版本高了14PS。變速箱方面,頂配車型配備了X-TRONIC CVT無級變速箱外,其它車型均配備了4速自動變速箱。
總結:穩重大氣的外觀,舒適豪華的車內氛圍為天籟贏得了頭彩。雖然進入國內市場并不早,但第一代天籟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盡量保持海外版的原汁原味,也成為了日后天籟車型的光榮傳統。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