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寶馬/勞斯萊斯拋棄 揭秘賓利塵封歷史
賓利一個擁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超豪華轎車的開發,早期的勒芒耐力賽讓其名聲大噪,不健全的財務管理讓它兩度被收購,幾經沉浮,但也無法撼動其在超豪華市場的地位。
賓利品牌LOGO
賓利車標設計運用簡潔圓滑的線條,暈染、勾勒形成一對飛翔的翅膀,整體恰似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賓利主體標志中間的字母“B”為賓利汽車創始人Bentley名字的首字母,令賓利汽車既具有帝王般的尊貴氣質,又起到紀念設計者的意味。
賓利1888年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全家9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并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學校畢業以后,本特利成為了一名鐵路工程師,曾經在倫敦等地的鐵路公司工作。不久,他對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致力于高檔運動汽車的設計開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1919年歐戰結束,賓利和戰時的工作伙伴弗蘭克·伯吉斯(Frank Burgess)、哈里·華萊(Harry Varley)合作設計一款名為賓利的運動型汽車。曾經駕駛過裝備BR2皇家空軍戰機的克萊夫·蓋洛普(Clive Gallop)空軍上校隨后也加入了這個團隊,共同研發第一臺產品級的四缸凸輪汽車發動機。同年,賓利兄弟正式了組建賓利汽車公司(Bentley Motors)。
賓利公司成立后,即推出馬力高達85匹的3.0L車型--賓利3.0(正式銷售時間1921年9月),其最高時速可以輕易突破80英里(約128公里/時),這已經是當時速度最快的生產型汽車。這款車型讓賓利在創廠前10年內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期間賓利不僅用賓利3.0L車型打破了當時絕大多數的耐久與速度紀錄,而且在1923年首度舉辦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得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并隨后于1924年首度于勒芒大賽中擊敗法國勁敵Bugatti(布加迪)奪下勝利的桂冠,之后還于1927、1928、1929及1930年以4.5L車型、Speed 6、8.0L車型連續席卷勒芒耐力賽的冠軍,成為勒芒賽事史上的傳奇。
而除了賽道上的顯赫成績外,1929、1930年拿下勒芒冠軍的Woolf Barnato還拿由6.5L賓利進化而來的Speed 6車型(擁有180匹最大馬力與147.2公里/時的極速表現)與由法國南端坎城開往北端加萊的特快列車(Le Train Bleu)進行速度對決,并獲得勝利,自此之后市上銷售的Speed 6便又多了〝Bentley Blue Train〞的別名,而Woolf Barnato等人也因此有了〝Bentley Boys〞的美稱。
在1928年創下全車系408輛優異銷售成績后,賓利再接再厲于1930年推出了賓利8.0L車型,高達200km/h的極速再度震驚世人。
賓利第一次被收購,賓利勞斯萊斯時代也從1931年正式開始。
由于賓利原本在創立車廠之初即是以工程師、賽車手的角度出發,因此雖然銷售狀況不差,但公司的實際財務體質卻不算健全,周轉與流動資金也不夠充裕,加上賓利志向造出世上最快、最好的頂級跑車,相對的產品售價也十足高昂,只有富商巨賈消費得起。而到了1930年全球經濟危機后,公司的經營立刻出現問題,1931年賓利公司的負債已超過10萬英鎊(在當時已屬相當大的數目),在無法繼續營運的情況下只得任由昔日的競爭對手Rolls Royce(勞斯萊斯)以12.5萬英鎊買下,而后正式成為Rolls Royce旗下子品牌。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