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走出的未來汽車 特斯拉Tesla全解析
Tesla Motors,特斯拉汽車,一個2003年創立于美國硅谷,至今不過10年的純電動車企業。在傳統巨頭紛紛倒下的最艱難日子里,這個出奇制勝、名不見經傳的小弟不僅挺了過來,而且發展得如日中天。目前特斯拉股價已經突破100美元大關,甚至直逼豐田汽車,成為美國股市里,僅有的兩家股價突破100美元的汽車企業,甩開通用、福特將近3倍,超過戴姆勒也將近1倍,總市值甚至一度超越擁有法拉利汽車的菲亞特集團。特斯拉究竟憑什么在巨頭林立的汽車工業里立足呢?
特斯拉·起源
和來自美國東部汽車城底特律的傳統巨頭不同,特斯拉從一開始就將選址定在了美國西部的科技圣地硅谷,將自己定位為高科技公司而非傳統意義的汽車企業。這種差異,恐怕也是造就特斯拉這個企業最為不同的一點。
說起特斯拉就不能不提其聯合創始人兼CEO——Elon Musk。關于Musk,有個廣為流傳的說法,稱電影版《鋼鐵俠》導演就是以他為靈感,塑造了大家熟知的銀幕版高富帥英雄史塔克。這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一直胸懷三個夢想,第一:改變互聯網的使用方式,于是他和別人聯合創立了X.com網站。當然這個網站未來會有個更響亮的名字叫PayPal,也就是支付寶的先祖。他隨后將PayPal賣給eBay,也就是淘寶網的先祖。賣了15億美元后,他轉頭去實現第二個愿景:將視線投入遙遠的太空。他創立Space X私人航天器發射公司,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找到Space X,依靠他們發射衛星,并為國際空間站運輸補給。Space X也因此被美國媒體稱為除了美俄中外,第四個掌握衛星發射和回收技術的“國家”。
當然,他的最終愿景,還是能源產業。與一般大佬不同,這個做科技出身的富翁,看上的自然不是來錢快的石油天然氣,而是帶有理想性質的清潔能源。2003年,這位大佬與人合伙,靠此前攢下來的資本,創立了自己的純電動汽車公司——Tesla特斯拉。他們試圖用這個公司,將電動車帶入全新領域。而特斯拉這個名字,則來自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尼古拉·特斯拉(Никола Тесла,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國人。他是交流電、無線電、無線遙控、火花塞、X光乃至水電的重要創造者和推動者,公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鼻祖。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就在于他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也因為這點,他的崇拜者視他為“發明了20世紀的人 (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Twentieth Century)”。
與傳統汽車公司一般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的慣例不同,Musk為了紀念這位電力先驅,特意使用了Tesla這個名字。從這點上也能看出,這家公司并非一家一般的汽車企業,而是技術驅動的高科技公司。這是創始人在向自己的偶像和先驅致敬,典型的極客做法。
特斯拉·發展
特斯拉創立伊始就有著清晰的目標。公司希望通過三個階段,將電動車這一概念普及到人人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不過當時可是2003年,豐田普銳斯第一代車型退役,混動車剛剛開始被人們接受,純電動車在當時猶如天外來客。
于是,特斯拉真的帶來了一輛天外來客。熬過瀕臨破產的幾年時間,公司于2008年開始對外銷售Roadster純電動敞篷跑車,或者說是路特斯Elise的電動版本。說他是天外來客,因為這輛車百公里加速最快3.7秒,官方宣稱充電時間只需3.5小時,續航里程卻達到了390多公里。別說是當時,就連現在這些數據都是相當出色的成績,足以讓很多傳統汽車巨頭推出的純電動車汗顏。
但這輛車有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價格昂貴。雖然Roadster超輕超有力,還附贈了環保先鋒的美名,但高達10.9萬美元的基礎售價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不過,這也是特斯拉的策略:2008年前后,混合動力車型在美國已經有了良好發展,公眾對環保的熱情空前高漲。于是特斯拉借助Roadster將自己推向市場,向公眾、起碼是高端車主證明電動車無論是性能還是續航能力都足夠匹敵傳統汽車,而非急于靠這款車盈利。在完成了3000臺訂單后(沒錯,哪怕高達10萬美元也賣出了3000臺,而路特斯品牌全年銷量也不過1000多輛),Roadster已經正式停產,為公司實施第二步計劃鋪平了道路。
而這第二步,也就是多輪融資,并借助融資推出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S。經過了Roadster的培育,公眾對特斯拉已經有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甚至包括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都給特斯拉投資;而2009年5月,戴姆勒也投資五千萬美元換取Tesla近9%的股份。可見科技企業和傳統汽車行業都對特斯拉相當看好,此時特斯拉也基本擺脫了錢緊的狀態,發展步入正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特斯拉正式為公眾帶來了Model S原型車,一款四門四座豪華運動轎車,當然還是純電動。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