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提皮卡解禁,廣撒購車優惠,為何這次還是要救車市?
2020年4月28日,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提出多項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其中包括延遲國六排放實施、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完善新能源車購置稅支持政策、用好汽車消費金融等多個方面。聯系此前多個地區推出的汽車消費鼓勵措施,以及皮卡解禁、汽車下鄉等政策的推廣可以看出,相關部門拯救汽車市場的意愿非常強烈,對待汽車行業的重視程度甚至遠超其他產業,這是為什么呢?
汽車是經濟支柱型產業,非救不可
眾所周知,汽車和地產行業是我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性產業,而汽車產業憑借其超長的產業鏈,和覆蓋面積巨大的產能帶動作用,成為我國實體經濟的命脈。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達巔峰,全國汽車工業總產值達8.82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6%,其中汽車工業的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約1.66%。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汽車制造業全產業鏈貢獻的GDP是純汽車制造業的4-5倍,換言之汽車全產業鏈對GDP的貢獻值可以達到6%以上。
由此可見,汽車產業對于國家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帶動作用。今年年初疫情的突然來襲導致汽車工業遭受重大打擊,經銷商無法營業,整車工廠無法生產,令本就出現下滑趨勢的汽車行業遭受嚴重沖擊,并且沖擊力之強遠勝正常的市場規律和任何金融手段。倘若不及時采取措施遏制下滑趨勢,那么等待我們的將是經銷商和廠商的大面積集體死亡,一旦廠家、經銷商、供應商大面積退市,影響的便不只是銷量和利益,而是整個國民經濟。
并且,汽車產業超長的產業鏈代表著巨額的就業崗位。根據《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顯示,2017年末汽車制造工業直接從業人數是630萬人,如果算上汽車維修、4S店等多個相關專業,中國汽車相關行業職工總數將占社會就業總人數的1/6,這還不算廣告營銷、新聞媒體、公關展會等行業。因此一旦車市崩潰意味著全國失業潮的來臨,屆時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就不僅是經濟不景氣,而是如何生存。
拯救車市最有效、最合理
國家大力拯救車市,除了出于經濟恢復和社會穩定的考量外,還因為拯救車市是最合乎當下實際情況的選擇。外貿、餐飲、旅游、影視等行業比汽車產業虧得更慘,但這些產業目前并無合適的扶持措施,救市并非簡單粗暴的發錢,而是通過各種途徑激發消費潛力,以消費帶動經濟。
影視娛樂、餐飲旅游等行業的根本問題在于與疫情防疫的基本常識相違背,非常容易造成人員聚集。現如今開放的相關行業無一不采取限制人員流量的措施,很多消費者出于自身的保護意識,也會盡量避免外出聚集。倘若此時政府發放萬元消費券,我相信很多人依然會慎重考慮出游的必要性,畢竟疫情尚未結束,病毒的狡猾程度相當高。
出口行業同樣是國家難以扶持的板塊,出口行業主要受海外需求的影響,目前海外疫情非常嚴重,生活停滯、生產停擺,除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外的其他物資需求銳減,這不是我國政府能夠左右的。但汽車行業不一樣,汽車行業只要銷售商采取嚴格的消殺措施和人員限流手段,就可以實現正常經營,并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因而拯救汽車產業更符合當下的防疫需要。
皮卡解禁,一步意義長遠的棋
從各級政府的救市措施中,我們發現皮卡解禁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加之許多地區相繼付出實際行動,皮卡在車市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對于疫情沖擊下的車市而言,提升消費者購車欲望,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都是見效比較快的方法,但從中國汽車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發掘新的汽車市場無疑是個好選擇。
皮卡作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為數不多保持增長態勢的板塊,已經成為國內汽車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國產皮卡也由單純的工具屬性,向著宜商宜家的方向發展,兼顧實用性和舒適性,并進化出更純粹的宜家車型。因而皮卡產品是中國車市一座有待發掘的隱藏金礦,其萬能屬性、乘用化品質和越級的性價比,或將使其成為中國車市新的增長極。
所以皮卡解禁對于中國車市而言意義重大,全面放開皮卡車進城限制作為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將會增強市場的有效供給,對于整體經濟發展和民生幸福指數的提升有促進作用,還可以助力城鄉創新運輸管理和現代物流建設,因而大力推進皮卡市場的變革,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穩定向上發展,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以及經濟繁榮。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拯救車市是必要之舉,也是當下恢復經濟的最佳措施,雖然大力推進救市將一定程度上消耗未來的需求,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其造成的影響,這樣的代價值得付出。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