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輛之后!隱形巨頭長安加速高端/電動化轉型
一般認為,吉利、長城汽車才是自主品牌車企的旗手。
但過去一段時間,長安汽車似乎才是自主陣營聚光燈下的焦點,上海車展期間帶著華為概念股BUFF連續3天漲停、1-4月乘用車累計銷量領跑自主陣營且增速保持領先、UNI系列奇襲中高端SUV市場。
和吉利、長城兩個“競爭隊友”相比,長期被“低估”的長安汽車更像個隱形巨頭。
5月10日,長安汽車再次走到臺前,迎來第2000萬輛車下線,這是自主第一個解鎖該里程碑的品牌。而據第1000萬輛下線剛過去7年,這是一個僅慢于南北大眾、上汽通用的速度。盡管會有人因計入商用車、微面,對其嗤之以鼻,但無論如何,2000萬輛還是會為長安帶來的巨大宣傳效應。
對長安來講,2000萬輛不僅僅是一份成績,更是一個新起點,在強手環伺的汽車市場,未來如何更好地實現可持續、高質量增長,鞏固護城河,才是接下來的重點課題。
加速推進電動車戰略,聯合華為打造高端電動車品牌
這里,或許可以從長安在A股市場的表現找到答案。
10號下午開盤長安汽車快速漲停。股價反映的是市場預期,2000萬輛的成績已是過往,自然不可能是刺激長安汽車漲停的源動力。
收盤后,長安汽車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攜手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面向未來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即將推出,全新高端品牌名稱即將公布。
盡管這不是新消息,但二級市場已然“提前”為長安投票。5月11日,長安不出意外地再次盤中漲停。顯然,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的高端電動車品牌(AB汽車)是此輪刺激長安汽車連續漲停的推手,而以AB汽車為核心的電動化戰略則是承載長安未來發展的關鍵。
根據長安的規劃,基于CHN架構,AB汽車將在EPA2高端電動車平臺上打造5款產品,其中首款產品為高性能四驅純電動SUV。這無疑為資本市場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在華為“賦能”下,一個邊緣品牌賽力斯尚能實現逆風翻盤,何況此次合作的對象是乘用車銷售規模上力壓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領跑自主陣營的長安汽車。
而AB高端電動車品牌,也只是長安“香格里拉”電動車戰略的冰山一角,未來五年長安將推出26款全新智能電動汽車,AB品牌之外長安、歐尚也將推出各自的EV、PHEV車型。另外,為了更好地提升旗下產品智能化水平,提高競爭力,長安也在加速推進“北斗天樞”2.0,到2022年率先實現L4級智能網聯汽車上市。
產銷規模行業第二,高端化轉型順利
把視線回歸到市場層面,從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看,長安無疑已經成為整個乘用車市場勢頭最強勁的車企。
1-4月份,長安(含歐尚)系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475,678輛,同比增長102.8%,銷量、增速兩項增速均領先同梯隊的長城、吉利汽車。另外,放眼整個乘用車市場,長安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占有率也僅次于擁有大眾、奧迪、捷達三個品牌的一汽-大眾。
在市場馬太效應愈發顯著的當下,高市場占有率無形中也提升了長安汽車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強化市場競爭力。如此大的產銷規模,也為長安汽車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藥,為其更好地過渡到下一市場階段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在汽車消費持續升級的大環境下,長安也不再滿足于CS/逸動系列所取得的成績,開始謀求在中高端業務上取得突破。
去年6月份,長安汽車正式將UNI高端系列推向市場,首款車型UNI-T在短短10個月時間內拿下了超10萬輛的銷量,而。第二款車型UNI-K更是深入主流合資品牌腹地,首個完整銷售月便取得了超過6,600輛的數據,成為本田冠道等同級別車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值得注意的是,UNI系列消費者有超過43%是從主流合資品牌轉移過來的。
另外作為對比,長安UNI的市場表現也超過同屬自主高端陣營的長城WEY、吉利領克在同時期取得的成績,這樣的成績在中國品牌高端化進程中無疑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語:過去兩年來,國內乘用車市場格局迎來劇變,一方面是馬太效應帶來的分化,另一方面方興未艾的電動車市場成為車企追逐的熱點。劇變之下,也為爆款制造者長安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其在過去兩三年時間成功打造了CS、逸動以及歐尚X系列。現在,處在歷史最好發展階段的長安汽車,正朝著以UNI系列為代表的中高端市場,以及以AB汽車為代表的高端電動車市場邁進,而這也是未來長安汽車最重要、增量空間最大的兩條業務線。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