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的海外皮卡技術,螃蟹模式、無線輸電
自2019年開始,中國皮卡行業迎來了以乘用化、高端化、智能化為主導的皮卡產業升級浪潮,使得包括采埃孚8AT、博格華納TOD四驅、L2級自動駕駛、多連桿后懸等先進技術得以在國產皮卡當中應用,實現了產品層面名副其實的技術爆炸。然而與海外皮卡產品相比,國產皮卡的升級步伐只能算是穩健,近兩年海外皮卡品牌所展示的部分技術專利堪稱腦洞大開。
特斯拉Cybertruck——冷軋不銹鋼車身(已實現)
特斯拉Cybertruck作為近兩年最具話題性的汽車產品,憑借特立獨行的外觀設計和強大的性能吸粉無數。該車最大的創舉在于采用了超硬30X冷軋不銹鋼作為車身材料,這是一種從300系列不銹鋼發展而來的合金變體。冷軋工藝使材料非常堅固,但犧牲了延展性和塑形性,沖壓機無法將其壓制成型,而如果強行折彎則會影響材質壽命,甚至會導致沖壓機損壞,因此我們才看到了一臺方方正正的外星皮卡。
Rivina R1T——坦克掉頭(已實現)
坦克掉頭并非新興技術,但受制于傳統燃油車機械結構和驅動模式,無法完美還原坦克原地旋轉掉頭,只能通過鎖止彎心一側車輪,達到縮小轉彎半徑的目的。而電動車獨立驅動模式讓這一設想可以完美實現,Rivian R1T利用電動車機械結構的先天優勢,通過4電機分別控制車輪的原理,實現了兩側車輪反轉,達到了和坦克兩側履帶反轉一樣的效果,上演了貨真價實的坦克掉頭。這一功能對于電動汽車而言雖然并非難事,但真正解決了各項機械問題將其應用到量產車型中,也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
GMC悍馬EV——螃蟹模式(已實現)
悍馬EV作為一款電動皮卡,同樣利用電機驅動四輪轉向技術進行延展,設計出螃蟹模式。螃蟹模式允許車輛在遇到狹窄路況或需要移庫時,將四個車輪以相同角度轉向同一方向,在低速時實現前后輪大角度的同向轉動。悍馬這一操作可以讓車輛像螃蟹一樣“橫著走”,沿著車輪的對角線運動,這項功能在越野時遇到小半徑轉彎很有用。
福特猛禽——可伸縮排氣管(專利試驗階段)
福特此前申請了可伸縮排氣管專利,這套系統整體設計非常簡單,允許排氣管通過伸縮操作擴大車輛離去角,以達到提升車輛越野性能的目的,并不需要對車輛結構進行大規模調整,該專利未來將可適用于全球所有地區銷售的福特汽車產品。不過這個專利有點讓人費解,不少車迷表示福特為什么不直接采用側排氣設計或者直接出廠縮短排氣管,直接采用短排氣設計并不會過多損耗排氣效果。
豐田坦途——超級全輪轉向(專利試驗階段)
全輪轉向也并非新技術,傳統燃油車也有不少可以實現全輪轉向,但受制于機械結構難以大幅度調整角度。豐田最近申報了一套4輪獨立轉向技術,該技術允許每個車輪以“大約90度或更大的角度”獨立轉向,完全打破了現有汽車產品的機械桎梏。據介紹可以實現三種不同的驅動轉向模式,第一種是四個車輪朝向相同方向(對角線平移);第二種是四個車輪轉向90°后同側車輪呈平行狀態(平移入庫);第三種是對角線車輪呈平行狀態,通過將每個車輪與相鄰車輪實現反轉來達到原地坦克掉頭(原地旋轉)。
豐田坦途——兩車移動中相互輸電(專利試驗階段)
除了全輪轉向技術,豐田還大開腦洞申請了一種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該技術并非單純實現車輛無限充電,其最終目的是讓汽車在移動過程中可以實現輛車相互輸電。這一輸電模式類似于目前手機之間的相互充電,可以說是非常令人期待。不過考慮到汽車產品行駛速度、輸電效率、儲能等問題,以目前的無線輸電技術和材料學技術而言,該技術暫時不具備大規模量產可能。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