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說話!三代福特F-150猛禽各項數據大對比
隨著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在國內的開啟預售以及實車亮相,關于新車的討論不絕于耳。但是關于第三代產品到底有哪些地方的提升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筆者就用數字說話,將三代福特猛禽放在一起,清晰對比每一代的提升和精進。當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車型均為美國在售的美版車型和國內的中規版車型無代入關系,同時數據查詢自美國官方,由于單位為英制單位,所以換算結果僅供參考。
基本數據
首先需要指明的是,福特F-150猛禽一共三代車型,分別是2011—2014年的第一代SVT車型,有一排半和雙排兩種車身結構;2017—2020年的第二代車型,同樣有一排半和雙排兩種車身結構;以及2021年推出的第三代車型,僅有雙排一種車身結構,卻擁有35寸和37寸兩種輪胎可選。
基本數據囊括車身尺寸以及整備質量,從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第三代車型基本在長度、寬度以及高度上領先第二代和第三代車型,尤其是搭配37寸輪胎的第三代車型,整車數據更顯恐怖。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整備質量反而和車身尺寸成反比,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
動力指標
在大家比較關心的動力指標上,第一代猛禽還是延續著大排量自吸V8的美式傳統,而從第二代開始,便換裝了燃油經濟性出色的渦輪增壓V6汽油機,第二代和第三代雖然動力數據保持一致,但是第三代提升了壓縮比。而且第二代的峰值扭矩來的也比第二代更早一些,但是最大功率值卻相對靠后。
變速箱層面第一代使用的是6R80變速箱,第二代和第三代則使用了和通用共同開發的10R80變速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的拖拽水平和負載能力都要優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再一次證明了五連桿的后懸掛不止是舒適性更好,承載能力同樣不差。
懸掛以及四驅系統
而在體現越野性能的懸掛部分,前懸掛均為雙叉臂,而后懸掛在第三代更換為了能夠兼顧舒適性、越野性和承載性的五連桿。避震器雖然都為FOX品牌,但是第一代第二代都是相對較早的“internal bypass”技術,直到第二代從2019年開始到第三代車型則都使用了最新的“Live Valve”技術。其實比較直觀的就是觀察避震器的顏色,之前的“internal bypass”技術為藍色,而“Live Valve”技術的避震筒是橙色。
Live Valve對FOX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因為這項技術早已應用于山地自行車和UTV上,而在2019年的第二代猛禽上則是該技術首次用于量產皮卡。當然三代車型的避震器尺寸也是越來越大,從2.5英寸升至第三代的3.1英寸。
四驅系統層面,第一代為老式的ESOF分時四驅系統,并有后橋差速鎖,并且在2012年的車型更新后,首次可選裝托森限滑差速器,而這個選項也成為第二代和第三代車型上非常關鍵的一項配置。而且從第二代開始,TOD智能四驅成為了猛禽標配四驅系統,這套四驅系統,既擁有多片式離合結構,也擁有可以實現前后橋硬連接的機械結構,既可以動態地將扭矩準確分配到前橋以適應日常駕駛等的場景,也可以實現低速四驅、牽引拖拽以及強悍的越野攀爬等任務,讓猛禽上搭載的這套TOD四驅系統既是“主動式”分動箱,也是“被動式”分動箱。
越野幾何
越野幾何層面,也可以清晰的看出第三代車型較此前兩代車型全方位的提升,尤其是搭配37寸輪胎的車型,各項越野幾何數據更加強大。
其實,從猛禽第一代到第三代的進化歷程也能看到目前汽車行業的趨勢,更輕的重量、更高燃油經濟性的動力、更加智能的四驅、更優秀的避震技術等等都在改變著猛禽的性能和態度。正如不少美國本土消費者都說第一代的大排自吸猛禽才有靈魂,但是嘗試過3.5T動力以及搭載智能四驅的猛禽后,也終于明白技術的發展終究會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