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福特李月飛:惡性競爭將過去,行業迎來良性競爭
11月17日,第二十一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車展期間,長安福特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營銷總監李月飛做客網上車市&智電出行&騰訊汽車聯合專訪間。他表示,汽車行業不會越來越卷。
“絕大部分電動車企業虧錢,一個商業模式企業虧錢也是不可持續的,接下來會有一部分企業淘汰。”他說。
李月飛認為,之前的卷是因為汽車產業是從機械往消費電子產業在過渡,在過渡當中就會有非常多的企業出來,背后有資本的力量。“美國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也有100多家品牌,經過一系列競爭之后美國本土就只剩3家車企了,中國市場就是有這兩個大的環境,一個是從機械慢慢變成消費電子,另外一個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一堆品牌出來,但一旦進入淘汰賽,卷的這種程度就會降低。”
在他看來,經歷過激烈競爭之后都會過去,不會一直卷下去,慢慢整個行業會變成一種良性競爭,不像現在有點惡性競爭。
以下是訪談實錄:
智電出行:先講講這次廣州車展長安福特帶來哪些新消息。
李月飛:我們這次的主題就是主展臺上的“兩匹馬”,一匹馬是Mustang Dark Horse,第七代野馬,被很多媒體稱為最后一代燃油野馬,但我不認為是最后一代,因為說不定我們下一代還會出混動,不一定是純電。另外是2024款福特電馬,電馬新車型我們做了很多的改變,這次帶來的是電馬的GT版本。
我們一共有8臺車參展,包括“兩匹馬”,還有探險者昆侖巔峰版、銳界、蒙迪歐、銳際等車型。
智電出行:今年廣州車展的主題是“新科技、新生活”。長安福特對此是怎么理解的?有哪些規劃?
李月飛:我們領導的title里已經變成了長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也跟這次廣州車展的主題相襯,我們現在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特是第一個去拉斯維加斯參加消費電子展的汽車車企,在車聯網科技上面,在合資品牌里是走在比較前列的。我們還會把很多本土的科技用到福特的產品上面,大家都知道中國品牌整個車聯科技是做得非常好的。
說到新生活我覺得更相稱了,因為我們有句標語叫做“要用野去對抗卷”,今年整個中國汽車市場大家說的一個最重要的詞就叫“卷”。卷對于日常生活來說不是常態,要釋放心中的那種野,無論是開著Mustang還是開著福特電馬,無論是在賽道上還是在街道上,無論飛速疾馳,還是悠閑駕駛,都能享受自我。
智電出行:2024款福特電馬最大的亮點是?
李月飛:做了非常多的改進,全部用了8155的芯片,還對車聯科技做了全新的改變。福特的底色是性能,搭載了福特自研的新電驅,2024款福特電馬GT版達到了860牛·米的扭矩,零百加速從3.65秒提升到了3.57秒。大家可能覺得提升的不多,但實際上進入3秒俱樂部每提升一點都是性能的巨大進步。大家可以看網上的視頻,我們是唯一一個能夠在雪地里進行漂移的電動車,這是Mustang性能基因賦予的實力,也呼應了“要用野去對抗卷”。馬上到冬天,你可以開這些電車去雪地里進行漂移,當然需要是允許漂移的場地,用駕駛快感釋放我們的天性,去享受多彩的人生。
智電出行:作為長安福特的首款電動車型,電馬在智能科技上面的優勢是什么?
李月飛:新車搭載高通8155第三代驍龍座艙平臺,八核芯片硬件升級,儲存空間和算力提升;還有SYNC+2.0智行互聯系統,新增無線CarPlay功能。2024款福特電馬還搭載福特BlueCruise藍智駕1.2系統,新增轉向燈變道輔助功能和車道內智能規避輔助,標配L2級駕駛輔助。接下來無論是車聯網還是駕駛輔助都會做進一步的動作,以滿足日趨激烈的中國市場的競爭和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智電出行:傳統車企的優勢是什么?傳統車企能從新勢力車企身上學到什么?
李月飛:前兩天有個新聞,豐田中國的董長征說,合資企業不應該叫傳統車企,應該叫主流車企,其實這種爭議倒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只是不同時代的表述,說不定再過個五年八年也沒有大家所謂的新勢力了,因為都變成老勢力了,也都變成各種車企了。現在我們這種合資企業也在求新、求變,以適應目前整個的市場需要,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的需要。
按照我的理念,大家對于汽車產品的認知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以前大家覺得汽車更多的是一個能夠給人提供移動的機械產品,但是現在汽車慢慢地變成了移動消費電子產品。如果說我們整個造車理念,從機械產品轉化成了消費電子產品,就不再存在真正的傳統或者是新勢力了,大家越來越融合,一旦我們做出這樣的改變,可以把我們傳統企業的一些理念,無論是對性能的追求還是對安全的追求,還是我們那么多年對于人機工程的癡迷應用起來,因為福特畢竟是有120年歷史的車企,它在造車上積淀很深。如果我們把這種積淀和新的消費電子產品的理念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去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對整個市場也是個好事情。
智電出行:福特作為一家有120年歷史的這樣一家公司,它的靈魂是什么?
李月飛:福特的靈魂就是一開始亨利·福特的理念,它的理念是Open the highway to all mankinds,中文翻譯過來,有一個翻譯叫做給世界裝上輪子,可能在目前也不太適應,給世界裝上輪子,因為現在基本上大家都有車了。
他說的Open the highway to all mankinds,highway可能大家一聽覺得是高速公路,其實不完全是。highway是outdoor,是外面,在雪地里面可以撒野、漂移,我們要把整個的outdoor,把戶外、把樂趣給所有的人,all mankinds,我們能夠給到所有的人,讓大家真的能夠去用野對抗卷,這是福特120年來最重要的造車理念。
智電出行:在這么內卷的一個空前激烈的市場,長安福特怎么應對這個激烈的競爭環境呢?
李月飛:長安最早不是造車,最早是造兵器的,這也是一個很精密的產品,它也有很多傳承,福特是一個有120年歷史的企業??赡艽蠹矣X得在目前整個的市場環境之下,你跟我說歷史有什么用,但我要告訴大家歷史代表了一種積淀,因為車畢竟涉及到安全、性能,它確實要加入消費電子產品的很多元素,但它的底色還是要安全,還是要性能,還是要人機工程學。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去繼承這兩家多年歷史企業的底蘊,并結合現在最新的消費電子產品的理念,我相信我們能夠去應對目前如此卷的市場環境。
智電出行:卷會持續到什么時候?會越來越卷嗎?
李月飛:我覺得不會。這次廣州車展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其他汽車企業的采訪,不光廣州車展,前段時間的互聯網烏鎮峰會都提到了,絕大部分電動車企業虧錢,一個商業模式企業虧錢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說可能接下來會有一部分企業淘汰,再加上更多的企業推出能夠符合消費者需求、同時有一定商業回報的產品,整個行業就會好很多。而且之前的卷其實是因為整個汽車產業是從機械往消費電子產業在過渡,在過渡當中就會有非常多的企業出來,而且背后還有資本的力量。
美國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也有100多家品牌,經過一系列競爭之后美國本土就只剩3家車企了,中國市場就是有這兩個大的環境,一個是從機械慢慢變成消費電子,另外一個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一堆品牌出來,但一旦進入淘汰賽,我覺得卷的這種程度就會降低。同時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各家都慢慢在揚帆出海,到海外去尋找一個新的領域,這也是應對國內激烈競爭的一個方法。另外我還想講的是,這樣的卷對消費者是有利的,為什么?
車做得越來越好,大家可以想大概10年前還有很多的手機品牌,那么多的手機品牌經過激烈競爭之后,手機越做越好,還越來越便宜。在20年前電腦行業,筆記本電腦也有很多品牌,但是現在也不剩幾個,這都預示著產品會更加實惠,你會買到性能更好,也更便宜,質量還更好的產品。
這都是過程,無論是智能手機時代還是電腦時代,經歷激烈競爭之后都會過去,不會一直卷下去,慢慢整個行業會變成一種良性競爭,不像現在有點惡性競爭。
智電出行:2024款福特電馬的標桿競爭對手是誰?
李月飛:Model Y,它在美國的標桿競爭就是Model Y,電馬在美國上市之后,基本上搶到了Model Y 25%的市場份額,所以它到中國來也是Model Y,全球都是。
我們兩個都是美國品牌。給大家講個小故事,特斯拉是個人名,而且這個人當時也是跟福特有過競爭的,當時亨利·福特和愛迪生是一派,主打直流電,特斯拉是交流電。歷史很長,特斯拉跟福特作為競品是從120年前到現在一直都是。
智電出行:暢想一下未來5年、10年、20年,汽車產業的變革有什么預言?
李月飛:暢想未來10年、20年,我覺得人工智能會極大地改變這個行業,我個人覺得可能未來10年、20年,汽車整個會分類,一部分人還擁有自己的車,但是剩下很多人,對他來講車就是一個應用程序,一個application。
比如我現在要從廣州車展展場去機場,我直接把行程輸進去就會有一個無人駕駛的車停在展館門口,而且這臺車可以根據我現在的需求進行定制,比如我要開場會,會無人駕駛過來一個帶線上會議室的車;如果我想跑跑步,它有臺帶跑步機的車;如果我想看個電影,這個車開過來正好給你播你想看的電影,它就會變成一個從A點到B點的生活提供者,完全嵌入你的生活,這是我對未來10年、20年汽車的暢想。
智電出行:到場景之下,企業各方分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包括車企、平臺公司,或者AI公司。
李月飛:這個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我暢想這種場景,中國和美國可能不太一樣,因為這里面如果真正做了,有很多法規的問題,中國是車路協同,美國是以車為主。如果是美國以車為主,因為車企造車,你得承擔這種責任,但是如果說中國做車路協同,有可能政府和平臺企業在這當中責任會更大。但是目前中國的法律法規對真正的無人駕駛更嚴格,所以說將來中國會真正走上哪條路,要看政府下一步的政策,國外目前不是車路協同為主,車企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智電出行:這次廣州車展和其他車展的不一樣之處在哪?
李月飛:第一個就是合資品牌真正把之前認為比較個性化的車型都拿到中國來并且國產。比如說我們的探險者,包括昆侖巔峰版、電馬這種都是個性化的產品。因為之前合作企業更多的是把這種我們叫做mass market,就是更大眾化的產品拿來國產。但這次廣州車展就不太一樣,包括普拉多也會國產。
第二大變化我們認為賽道比較小的一些市場,比如MPV,你看這次車展有多少中國品牌的各種電氣化的MPV出來,大家也會發現隨著競爭越激烈,我們還要去充分挖掘消費者的這種需求。我剛才說的是兩個極端,一個是MPV,一個是像電馬、野馬這樣的產品,實際上就是不同的需求都能夠去滿足,這就是大家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一種回饋或者一種反饋,你的各種需求我都能滿足,而不是說只能選擇轎車或者普通的SUV,你可以選擇更偏硬派的SUV,更大的MPV等等。
智電出行:這幾年整個汽車行業翻天覆地,你的工作狀態改變是什么?作為傳統車企整個公司體系化的改變是什么?
李月飛:這幾年我的改變非常大,確實外界的改變讓我們用之前的理念和方法,來取得業績的成功已經不可能了。之前合資企業更多的就是把國外覺得賣得不錯國內又有需求的車拿來國產,加上一些中國消費者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了。但現在更多的就是要以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再加上你有什么特點,整個的從產品理念到營銷理念都產生了變化。
以前的國外品牌把產品拿來國產就能夠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說我們公司也順應這種理念做了很多的改變,比如說我們公司現在把產品策劃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很重要的就是整個組織架構的變化。
之前更多的是偏產品市場,現在變成產品策劃,產品定義就是你要基于中國消費需求,現在中國車型很多,中國消費者很挑剔,既要、又要、還要、也要,你能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還能賣掉。這個車一定能夠在國際上都能賣掉,所以我們覺得首先要充分滿足中國消費需求,現在是從我們整個的理念到架構,都隨著中國消費者要進行變化,否則今后中國市場對于我們這種外資企業會越來越艱難。現在我們也成立了長福新能源,相信這個公司接下來會越來越適應中國市場,適應了中國市場之后,我們將來還會以福特品牌去反哺海外。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