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噸王”被央視曝光 空車超載背后的利益鏈令人驚心
眾所周知,藍牌輕卡的總質量不得超過4.5噸。然而,藍牌輕卡的自重卻一般都在4噸以上。因此,這就非常尷尬了,購買藍牌輕卡的用戶一般沒有不超載上路的。
日前,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針對藍牌輕卡“空車超載”的情況做出了調查,并曝光了其背后一系列的灰色利益鏈。
據央視報道,多款違規車輛的實際整備質量與《公告》、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不符,有的甚至超過《公告》規定的車輛總質量。
在節目中,兩名貨車車主所購買的車都存在自重虛標的問題,4.3噸的某A品牌輕卡被標注為了2.565噸,而超過6噸的某B品牌自卸車則被標注成了2.6噸。
素來具有“十噸王”之稱的輕卡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總質量不能超過4.5噸,但實際上這些車的自重已經超過了規定的范圍。
那么這些車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1.車輛尺寸小,駕駛靈活之余還能靠藍牌獲得更多路權;
2.價格便宜,司機回本周期短。
那么,這些車又怎么能夠順利掛牌呢?據悉,車輛上牌檢驗環節被人做了手腳,車主無法自己上牌需要向經銷商繳納高達數千元不等的上牌費用,軒德X9的費用為2500元,而據了解,部分地區的上牌費用甚至高達6000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機動車檢測環節中,負責檢測的工作人員甚至都不對車輛進行稱重!
卡車司機想要上牌,其車輛必須掛靠在物流公司,而為了一兩輛車而注冊公司的成本較高,所以用戶大多都選擇把車輛掛靠在別的物流公司,才出現了這樣一個靠“塞黑錢”才能上牌的灰色產業鏈。
隨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嚴查通知。對于即將到來的行業整改,經銷商朋友表達了支持態度。他們覺得掛靠公司早該好好整頓整頓,而這個事情對于主機廠而言也不一定是壞事。
央視對“十噸王”輕卡的曝光讓小編想到了1月4日我們主編撰寫的一篇文章—《取消“雙證” 嚴查超載 輕卡還不如皮卡拉得多》,“取消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的報道,引發了廣泛討論。很多人都把取消“雙證”和嚴查超載聯系起來。有一派聲音是這樣的,取消“雙證”是個利好,但是嚴查輕卡超載將是致命一擊,將大幅影響市場生態。
事實證明,嚴查來了!而按照法律規定,輕卡真的不如皮卡拉得多!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