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高歌猛進,純電熱度降溫,新能源皮卡何去何從?
有“美國春晚”之稱的超級碗賽事剛剛落下帷幕。超級碗的廣告價格突破極值,再次蟬聯全球最貴廣告記錄。在全球矚目的廣告時間,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把廣告留給了2024款Tacoma油電混動(HEV)皮卡。
豐田有理由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過去的2023年,豐田HEV混動汽車大幅增長,首次突破300萬輛,達到342萬輛,增長31.4%,成為豐田最大的增長項。相比之下,豐田2023年的EV純電汽車銷量僅為10.4 萬輛。重視混動而對純電行動遲緩的豐田在2023年賺得是缽滿盆滿。
而福特、通用、奔馳、寶馬等公司也調整了激進的純電車型的目標,將生產更多的混動車型。
福特預計電動汽車需求將在2024年開始放緩,將在2024年大幅削減F-150 Lightning的產量。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表示,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沒有公司預期的那么多。
2023年,奔馳純電和插電混動汽車占總銷量的19.7%,其中插電汽車比純電多50%。奔馳公司高管表示:2024年將對燃油車進行混動改造,并且加大這一領域的技術開發投資,未來奔馳將推出數量巨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車。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蘋果剛剛被爆出即將放棄純電汽車項目。該項目已經開發了十多年,員工數量接近2千人。這些員工大部分將被調整至生成式人工智能項目。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趨勢:海外EV純電汽車開始降溫,巨頭們紛紛押寶混動汽車。目前取得巨大成功的就是日系的油電混動HEV,其次才是插電混動PHEV。增程式混動車型目前極少企業開始布局,消費者還沒嘗到甜頭。
為何海外EV純電汽車會從紅得發紫到驟然降溫呢?一是歐美等汽車生產地區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的純電汽車要價很高,普通老百姓難以承受,而且可選車型偏少。二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發展不足,電網不穩定,使用場景不好。三是純電純電汽車三單技術更新換代快,二手車貶值太快。四是多個國家地區延緩執行更嚴苛的尾氣排放法規。五是純電汽車補貼正在逐步退出各個地區等。
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又是如何呢?2023年,國內EV純電車型上牌量507萬輛,同比增長28.2%;插電混動車型上牌量178萬輛,同比增長69%;增程式電動車上牌量64.2萬輛,同比增長181%。從絕對值來看,國內EV純電銷量依然是老大,插電混排第二,增程混排第三。EV純電的增長率依然達到了非常恐怖的28.2%,但是插電混和增程混增長率更是十分兇猛。
那為何國內市場會呈現出和海外不一樣的態勢呢?國內EV純電車型在2023年的終端銷量已經占到了22.8%左右,比插電混動的8%和增程式的2.9%的市場份額大得多。這就意味著國內純電市場更具規模化優勢,成本可以做到更低,大市場也可以容納更多的電動汽車銷售。而在海外普遍存在的充電樁不夠多、電網不夠穩定的情況,國內也是各個國家里面做得最好的。
但是也應該看到,EV純電汽車的電池容量和充電時間仍然沒有出現真正的“黑科技”來徹底解決。所以,我們會發現,混動車型原本只是作為燃油車和純電車之間的過渡產品,現在卻成了香餑餑,增長超過了純電。僅就這一點來看,國內和海外是一致的。
而一直在新能源滲透方面慢半拍的中國皮卡行業,終于將在2024年迎來更多的重磅新能源皮卡。有的企業選擇開發純電皮卡,有的企業選擇開發插電混動、油電混動皮卡,有的企業則選擇了增程式混動皮卡。
需要注意的是,皮卡的用戶往往比乘用車用戶更加“敏感”,無論是購車成本還是用車成本,都將極大影響購車決策。一定是定價更便宜、油耗更低的新能源皮卡更受歡迎。
目前來看,已經上市的純電皮卡雷達RD6和即將上市的增程式皮卡長安獵手都將起售價擠壓到了15萬以內,油耗方面一個是純電沒有油耗、一個是帶了2.0T的大增程器所以油耗可以低至1.8L。這兩款皮卡都在人們最介意的售價和用車成本上做到了目前的極致。那么,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海外市場,都是很有機會的。那么,比亞迪的插混皮卡如果最終定價也在20萬以內的話,機會也是比較大的。
但是,過去一些定價超過25萬以上的新能源皮卡,目前來看,只能走B端采購,想要在消費者群體熱銷,機會渺茫。
寫在最后:在電池技術尚未真正革新之前,混動皮卡有望獲得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各大車企都在加速將旗下所有車型升級為混動車型。所以,在皮卡市場,混動車型也有望在近些年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中國純電皮卡在價格和使用成本上做到極致,那么在國內和全球市場也是機會多多的。純電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大,可以容納得下一定數量的好車型。但其增速放緩,沒有實力不建議一窩蜂涌入。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